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8 21:18:28
阅读:

热剧《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凭借太后赐予的一只步摇,即刻重获恩宠。小小的步摇为何魔力巨大?看看这样的金枝玉叶的发展史吧!

早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将石头、动物的骨头等天然材料加工成为具有美化功能的饰品,这也是最初形态的首饰。随着人们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审意识也随之出现。在此时期,首饰不仅是美化人身的饰物,更是权利、勇敢和财富的标志。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在众多饰品中,头饰是最为耀眼的。更多的观点认为,头饰的起源即来自于御寒、装饰也有来自模仿。新石器时代的头饰,是人类对自审美特征的最初感知。古代女子的头饰丰富多彩,有轻摇的“发簪”、顾盼的“发钗”,添彩的“花钿”,生姿的“步摇”还有“凤冠的威仪、“发梳”的卓态。其中曳曳生姿的步摇,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步摇是古代女子重要的首饰之一,是既贵重又华美的金玉首饰。它一般是附着簪钗一起使用。它用金银丝编为花枝,下缀珠玉金饰,插在头上,随着步履的颤动,下垂的珠玉也随之摇动,故而得名。刘熙在《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讲的就是步摇的形态。步摇是在钗的基础上由战国人发明的头饰,战国时期著名楚辞家宋玉《风赋》有:“垂珠步摇,来排臣户。”这是目前最早提及“步摇”一词的文献。步摇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魏时期制作步摇的种类也逐渐丰富,大多以黄金制成,到了唐代社会高度发达崇尚奢靡之风,贵族妇女们头戴各种奢华的头饰,尽显女子婀娜多姿的柔美,五代时期插戴步摇仍然非常普遍,到了宋元时期仍有佩戴步摇者。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步摇的佩戴方式有两种,一种呈花枝状,直接插戴在鬓上,是女子的头饰;另一种则是将步摇与冠饰相结合被称为“步摇冠”,这种冠饰是男女都能佩戴的,步摇冠的流行与慕容鲜卑这一民族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两件步摇格外引人注目,一件名为牛头鹿角金步摇,另外一件为马头鹿角金步摇,它们均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鹿是鲜卑最具有民族特点的纹样之一,其中马头鹿角金步摇在马的面部镶嵌有料石,眉梢上端加有一对圆圈纹,头顶像树枝状展开,每个树枝上都挂有一片桃形金叶片。另一件为牛头鹿角金步摇,它是以牛角为主根生出多层枝条,每个树枝状的枝头上都缀有一片金叶片,共14片,它们被用作帽饰,是典型的步摇冠。步摇上缀着的桃形金叶片应该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认为桃木可以辟邪,之所以很多步摇都做成树枝的形状,应该来自他们对自然界中树的崇拜。这两件步摇的工艺十分精湛,采用了捶揲、镶嵌以及炸珠工艺,鱼子纹的焊接,更是巧夺天工,如器中多处焊饰小金珠或金丝组成纹样,内层嵌有各色料石,无论是形制设计、取材,还是工艺都十分考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步摇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造型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意韵上。最有名的要数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描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据说杨玉环初见唐玄宗的时候,她头戴的就是金步摇,佚名的《杨妃外传》中记载,唐玄宗曾派人用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做成步摇,并亲自为杨贵妃插于鬓边。步摇不仅是妇女们喜爱的首饰之一,也受到诗人们的喜爱,如晋代诗人傅玄在《艳歌行》中描述的“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宋代孙维信《画锦堂》诗中描述:“柳裁云剪腰肢小,凤盘鸦笄鬓鬟偏,东风里,香步翠摇。”元杨维祯的《贫妇谣》中有: “西家妇作倾城珠,黄金步摇绣罗襦”等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着步摇之美。步摇的摇曳之美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试想古代的妇人们步摇轻摆,头上的步摇伴随着她们的动作摆动,在摇曳的同时与佩戴者融为体,静中有动,垂珠摇曳,此起彼伏,是何等番美如画的景象,一只小小步摇竟能把女子的柔美与性感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不得不让我们感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