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5 11:00:46
阅读:

清代中国戏剧艺术水平最高的两部传奇,一是《桃花扇》,一是《长生殿》。相比较而言,后者的艺术价值更高,因为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历史上有太多演绎。其中,白居易、李白都写过相关诗歌作品。但是《长生殿》出现之后,关于帝王家爱情,这部戏剧堪称第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洪升,自己就是一位多情的才子。他与黄兰次的爱情,足以成为民族爱情的经典。洪升的《长生殿》,可以说是将帝王家的爱情,与文人的爱情,以及时间普通夫妻之间的爱情,加以全面的表达。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长生殿》。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演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长诗《长恨歌》。《长恨歌》的第一层,讲杨贵妃之美。“天生丽质难自弃”,这是先天的容颜之美。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则是讲杨贵妃的气质和态度。白居易的第二层意思,是讽刺唐明皇耽于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杨贵妃呢,却荣极一时,“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这一对帝王家的神仙眷侣,缓歌谩舞。就在骄奢淫逸之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香消玉殒。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王家爱情的脆弱。

唐明皇无限思念杨贵妃,在秋雨打梧桐的清冷秋夜,唐明皇深感“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这种爱的不自由,在一个皇帝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便位高如皇帝,都无法保护自己的爱情,这就是李、杨爱情给世人留下的最大唏嘘之处。再想起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的钗盒情缘,盟证誓约,就更让人情不能已。虽然有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终究只能接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李杨爱情架构起了一条基本的脉络。而白居易的事实来源,基本是参照陈鸿《长恨歌传》。在这里,李杨爱情的基础是杨贵妃恃宠而骄,唐明皇因色误国,总体而言,是不具备美丽色彩的。这种灰暗色彩,在李白的《清平调》中有所改变。

清平调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一碧的长空飘荡的云朵,就像贵妃的艳丽衣裳。最美的花朵,就像贵妃美丽的容颜。春风拂面,露珠瑞泽下的花朵更加娇艳欲滴。如果不是群玉山头的仙子,或许就是瑶台月下的神女吧。人间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容颜呢?李白在此,好不吝惜对杨玉环的赞美,把杨贵妃比作神女和仙子。这一方面固然有诗人奉命作诗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足见杨贵妃的美。这样的杨贵妃就像一枝和露牡丹,凝香婉转。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才能和杨贵妃相提并论。绝代佳人与名花相得益彰,君王带笑欣赏名花和佳人。在沉香亭畔与杨贵妃一道,什么忧愁都顷刻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撇开所谓的红颜祸首,误国的论调,单纯去考量李、杨爱的欢乐,是足以令人羡慕遐想的。只是爱情在帝王家真的存在吗?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二、元白朴《唐明皇秋叶梧桐雨》——皇帝只是痴情种

爱情在帝王家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元代的大戏剧家白朴是这样回答的:皇帝只是痴情种。不仅如此,他甚至是一个自酿苦果的失败的痴情种。

《梧桐雨》中,最大胆的突破在于写杨玉环与安禄山的私情。也就是说,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唐明皇的一切爱。也进一步让人联想到红颜误国。然而这只是表面认识,深入这部剧作,不难发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仍然是十分令人动容的。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白朴经历丧乱,国破家亡,遂有“满目山川之叹”,总有一种盛衰难料的幻灭感,如其《沁春园》词所说:“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哀残。”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哀残中的孤愤,成为其文字创作的一个特色,而这特色在其杂剧《梧桐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该剧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但与以往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不同,它不仅写了李,杨爱情中的宫中宴乐,月下盟誓,华清出浴,马嵬惊变,更把目光集中投向晚年唐明皇的孤独和寂寞。

前三折写唐明皇自以为太平无事,宠幸杨贵妃,朝歌暮舞,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乱起,明皇西行避兵,途中马嵬兵变,“宛转蛾眉马前死”。第四折写乱平之后,明皇返回长安,退位太上皇,在一个秋雨之夜,梦会杨妃,忽然被雨打梧桐的声音惊醒,追思往事,无比感慨。整个第四折,用23支曲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安史之乱后唐明皇的寂寞落寞,哀伤幻灭之感,是唐明皇的心灵独白,是一组极富情感冲击力的抒情诗。王国维说该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即指第四折所创造的悲凉意境。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年间,唐明换一路走来颇为辛酸,他自认为对杨玉环宠爱有加,相伴相知。可是,这一切都是他自认为的,杨玉环与安禄山私会,不仅失去了江上也失去了美人,这个时候唐明皇也只能是落寞孤寂。

可以说,从白居易、李白、到白朴,对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都没有彻底加以讨论。白居易认为红颜误国;李白则是一味溢美,并没有,或者说并不愿深入;白朴则是左右为难,一方面讲李隆基的思念写的情真意切,一方面又难以跳出安禄山、杨贵妃私情这样的窠臼。李、杨爱情,到底和普通人家的爱情,文人理想世界的爱情,有什么不同?这个任务直到清代的孔尚任写下《长生殿》,才算有一个答案。这就是《长生殿》成为传奇最后高峰的原因。

三、洪升与《长生殿》——用生命体验写李、杨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要写好爱情,首先自己要真正有过彻骨的爱的体验。洪升显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写李、杨爱情。洪升写《长生殿》,不再像白居易那样沉重地加上红颜误国的主题;也不像李白那样是奉命吹捧;更不像白朴左右为难,甚而去扒所谓的花边桃色内幕。洪升说了,他要写的就是爱情。他在《长生殿例言》中写道:“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提名”。换言之,洪升的《长生殿》,可谓爱情至上。而这,与他自己的生命经历十分契合,他就是一个最重情的人。

康熙三年(1644)七月初一,洪升20岁生日,与黄机孙女黄兰次结婚,兰次仅比他小一天,诗友们以《同生曲》为题唱和。七月七日夜,与妻子赏月,有《七夕》诗“忆昔同衾未有期,逢秋愁说渡河时。从今闺阁长携手,翻笑双星惯别离”。蜜月一过,兰次随父归京,写《寄内》诗:“一日怀百忧,踟蹰当告谁”。作太学生时狂放不羁,虽历二十年,终未显达,后又遭“家难”,日益贫困。 康熙四十三年(1704),江南提督张云翼与江宁织造曹寅主持演出《长生殿》,邀洪升会赏,一时传为盛事。由江宁返回钱塘途中,“酒后登舟”,坠水而亡。 最初以诗名世,陆次云推崇洪升;“诗是君家事,君穷诗愈工。绝非凡近响,宛有古人风”。

洪升《长生殿》——帝王家的爱情、文人的爱、普通人的爱有何不同

可见,洪升一生,风雨飘摇,与自己的爱人黄兰次聚少离多。因此他更加看重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这便是《长生殿》最深切的主旨。

那么洪升的爱情世界有多美呢?相传洪升新婚之夜,有妻子三难新郎之说。洪升妻子黄兰次是大学士黄机之孙女,庶吉士黄彦博之女,出生名门世家,不但长得俊秀,而且满腹学问,懂诗词歌赋及音律,是个作曲能手。新婚之夜为了试试新郎的才华,别出心裁,连出三招,让洪升应对,以谜语形式,出上句叫洪升对下句形成一谜语。

在洪升一进门,黄兰次指着桌子上说:无心骄白昼。洪升看了随配下句谜语:有力破黄昏。黄兰次又指着火盆说:相看黑脸真如铁。洪升想一想随口答曰:独具丹心未肯灭。这时黄兰次嫣然一笑,觉得丈夫的确有真才实学,二题对得正确切题成谜,心中甚为佩服。随即打开二楼窗户,对着碧湖出了一首诗谜,请洪升应对: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洪升笑着配上下二句成了谜语诗答曰:留得水光跃古月,碧波深处可泛舟。黄兰次心花怒放,自己嫁给了一个貌似潘安,文才出众的理想夫君,这时二人捧酒欢笑对饮,过了一个人生最甜蜜的新婚之夜。

以上谜底是:灯、木炭、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