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11 12:19:58
阅读: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大诗人,他的作品《望月怀远》开篇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传唱千年的经典佳句,至今仍被无数人引用。不过,除了诗人头衔外,张九龄还有个更显赫的身份,那就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

张九龄在担任宰相期间忠耿尽职,直言敢谏,不徇私枉法,为“开元盛世”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后世有人赞誉其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个名相。甚至一些推崇张九龄的人认为其“万钧之重不为慑,雷霆之威不为怵”,是一位铮铮铁骨,没有瑕疵的贤相。那么历史上的张九龄是否真的这么完美呢?其实不然。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唐玄宗在734年任命了张九龄和裴耀卿分别担任中书令和门下侍中(此二职务均为宰相),后来宰相班子中又加入了皇室远亲李林甫。

历史上对李林甫的评价很低,但平心而论,李林甫在行政制度和理财方面都是一流的专家,属于实干派的官员。而张九龄是正统礼仪的代表人物,对伦理道德有着近乎狂热的信念。李林甫善于搞政治权谋,张九龄则是刚正不阿,顽固执拗,因此两人之间的矛盾很快便爆发了。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735年初,一位御史因错误地处罚了一个受害人,结果被受害人的两个儿子为父报仇而杀死。这个案子很快就上报到了朝廷最高层,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根据儒家礼法的规定,百善孝为先,儿子杀死御史虽然触犯了刑律,但其目的是为父报仇,是孝道的表现,所以张九龄竭力主张释放两个犯法者。而作为制度和法律政策的坚定维护者,李林甫认为维持法律权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主张应处死犯法者。此事在朝廷上一度掀起轩然大波,争辩双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最后唐玄宗认为法律的权威应该在道德之上,杀人者这才被处以极刑。

张九龄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与人争吵,所以在朝廷上许多人都不喜欢他。唐玄宗虽然敬佩他强烈的道德观,但有时对这位喜欢说教的执拗老头子还是感到非常厌烦。736年八月五日千秋节(唐玄宗生日),群臣都恭祝皇帝千秋万载,寿比南山。张九龄却送上了一份冗长的说教文章《千秋金鉴录》,企图恢复唐玄宗对政务的兴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张九龄虽然为人正直,但却不懂变通,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往往容易招致同事和领导的厌烦。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张九龄认为施政权应该保留在像他那样尊重传统礼教的士大夫手中。他看不起那些没有书香门第背景的人,尤其看不起军人,并多次就涉及军人晋升之事与李林甫争吵。

唐朝名将张守珪接连战胜吐蕃、契丹,立下了赫赫战功,唐玄宗打算任命他为宰相,但此前一直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边疆问题的张九龄却立即表示强烈抗议。不久,张守珪的手下安禄山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九龄力促皇帝将安禄山处决,但唐玄宗却没有采纳,而是将安禄山释放。后来安禄山造反并危及到了唐朝的生存,张九龄因之前的建议而在身后赢得了远见卓识的美名。不过话又说回来,张九龄对军人的态度一直非常苛刻,他对许多军人都提出过惩处建议,安禄山只是其中之一,其余绝大多数人都是为唐朝尽忠职守的。因此对张九龄慧眼识人的褒奖也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736年,唐玄宗打算提拔军人出身的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再一次竭力反对。他认为牛仙客出身卑贱,目不识书,帝国朝廷上层不该有他的位置。唐玄宗恼火地指出张九龄自己也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张九龄却反驳说自己乃是书香世家,与牛仙客的边疆小吏出身不能相提并论。

737年四月,经张九龄举荐的御史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被人告发,这在当时是大忌,唐玄宗亲自质问此事,李林甫、牛仙客等人则借此大做文章。最终,早就对张九龄很不耐烦的唐玄宗以举荐不当的罪名将这位正值又烦人的老头贬出京师,降职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740年,张九龄病逝,终年六十八岁(另说六十三岁)。

历史上的张九龄是个好宰相吗?同事和领导并不这么认为

毫无疑问,张九龄是位刚正不阿,心系天下的好人。但他同时也有心胸狭隘,拘泥固执等缺点。他坚信儒家的道德观,但对于一些并不重要的道德问题却过于计较。张九龄看不起自己圈子以外的人,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对同事,都表现得极难相处,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会充满坎坷。

从张九龄的职场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光做一个水火不进的好人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是个大圈子,里面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还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并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帮助你实现目标,这才是人生的大学问。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