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隋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

隋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31 16:16:25
阅读:

张须陀,河南灵宝人,隋朝大将。初中二年级历史课本里对他颇有记载:“616年,瓦岗军打到荥阳,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兵镇丨压。翟让、李密带领起义军在荥阳北大海寺设下埋伏,大败隋军,杀死了张须陀。”通过这寥寥两行字,无疑可以看出张须陀是个镇压农民起义的反面人物。

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张须陀为齐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炀帝数次用兵高丽,致使田地荒芜,遍地饥荒。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属下官吏都认为应该向朝廷请旨,然后方可实行。张须陀却说:“道路遥远,如果派人请示,一来一往,必然要等待很长时间。老百姓现在有倒悬之急,命在旦夕,如果一定要等到皇帝的旨意来了才赈灾,那百姓们的尸体都要填满沟壑了。我决定立刻赈济灾民!如果因此获罪,我死也无恨!”于是先斩后奏,开仓放粮。一郡百姓得以存活。”

隋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

张须陀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张须陀其人应该会有更深的认识。我是多少有些肃然起敬的。如果隋朝的官员和统治者都能象张须陀这样,老百姓也许不至于那么困苦,隋朝也许不至于立即灭亡。

还是暂且放下张须陀,来说说隋末的军队吧。

隋炀帝好大喜功,即位不久,就发动了多次对高丽的扩张战事,极大地消耗了国力。他丝毫没有引起警觉,反而越发地奢侈腐化,滥用民力,他的残暴统治毫无悬念地激起了农民的无比愤恨。公元611年,山东农民王薄带头发动了起义,一时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

隋朝的精锐军力已经在对高丽等地的连年征战中消耗殆尽了,虽然隋炀帝紧急组建了骁果卫,可面对势头强劲的农民军依旧束手无策。王薄的农民军经常到齐郡一带活动,身为齐郡丞的张须陀迫于形势,招募当地勇士,组成了一支齐郡兵,与王薄农民军对抗。当时隋朝地方官吏每与义军作战,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开门投降。唯独张须陀勇敢善战,同时又长于抚驭,所以甚得众心。一时四乡豪杰来投,隋末英杰如秦叔宝、罗士信等都加入了他的齐郡兵队伍,并且经他一手培养提拔成统兵大将。

隋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

秦琼

在各地隋军纷纷败于农民军,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张须陀带领齐郡兵坚决作战,而且长于用智,称得上是谋勇兼备,因而屡次击败农民军,逐渐成为隋朝最后的支撑力量。

山东是隋末农民起义的始发之地,反隋势力最为强大。王薄起义后,转战山东,各地官军不敢正视。惟有张须陀穷追不舍,乘王薄久胜疏于防备,他亲率精锐,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大获全胜。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王薄又联合山东各地农民军十余万人攻打章邱。张须陀派遣水军截断农民军后路,自率齐郡兵主力万余出击,水陆夹攻再次大败农民军。王薄只身逃脱。

同年,裴长才、石子河等部2万农民起义军进攻历城,纵兵大掠。张须陀当时没来得及召集士兵,为了缓解战局,为部队集结赢得时间,张须陀亲率五骑与农民军作战。农民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多处受伤,而勇气不稍减。很快,齐郡兵完成集结,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义军。

随后,齐郡兵在张须陀的率领下先后打败了郭方预、左孝友等起义军和反隋势力,基本平定了山东全境。张须陀因功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不久,隋炀帝命令张须陀率所部进讨河北卢明月起义军。当时卢明月有精兵10余万。张须陀所部齐郡兵不过万人。双方相持中隋军粮尽将退。张须陀大胆施计,派罗士信和秦叔宝二将率兵千余人,预先埋伏在敌营附近芦苇从中。自己引军撤退。卢明月看到隋军撤退,果然率军追击,罗士信、秦叔宝乘虚攻入义军营寨,营中守卒大乱,卢明月率部回救,遭张须陀回师夹击,全军溃败,卢明月仅带数百骑突围,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张须陀又相继击败了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义军。

进入616年(隋大业十二年),瓦岗军已发展成为河南地区最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翟让、李密率军由瓦岗寨西进,进逼荥阳,威胁洛阳。为了挽救局势,隋炀帝立即调任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齐郡兵前往镇丨压。前后三十余战,瓦岗军每战皆败。翟让多次为张须陀和齐郡兵所败,深为恐惧,打算转向别处,避其锋芒。

此时,山东、河北农民起义军均以败于齐郡兵,眼看势力最大的瓦岗军马上也要束手就擒,往日明于兵法、智勇双全的张须陀不禁骄傲起来,未能识破瓦岗军的诱敌之计,结果在荥阳北大海寺陷入了瓦岗军的包围。

公元616年12月1日,张须陀的齐郡兵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稍战即退,张须陀追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军伏兵骤起,将其紧紧围困。

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须陀再一次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英雄之气。经过力战,他本已突出重围,但回望部下仍然被围,不忍抛弃,于是再冲进包围圈救之,如此四次,最终战死。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张须陀死后,隋炀帝派大将裴仁基招抚其旧部,齐郡兵怀念张须陀,不忍相从。炀帝于是命张须陀的儿子张元备接统其父所部,张元备却在上任途中遇伏战死。齐郡兵遂大部散去,小部加入裴仁基麾下。

自此以后,隋朝再无可用良将,亦无可用精兵。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兵虽也曾多次击败农民军,然王世充并没有张须陀善于抚御士卒和善待百姓,也没有张须陀对隋朝的忠心,王世充所做的只是为了自己割据,并非为了挽救隋朝(王世充击败瓦岗军后即在洛阳称帝,建号为郑)。至于骁果卫,不但不曾在镇押反隋势力,保卫隋政权的路上做过什么努力,反而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死隋炀帝,直接促进了隋的灭亡。

隋王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张须陀

隋炀帝

《隋书》这样记载:张须陀威名震天下,使叛乱势力的将帅威风扫地。从首义的王薄开始,孙宜雅、石祗阇、郝孝德、裴长才、石子河、秦君弘、郭方预、左孝友、卢明月、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都曾是数万大军的领导者,但全部败在齐郡兵手里,没能动摇隋的统治权。

张须陀不只是战场上的勇将,而且具有较高的品行。他救济饥饿百姓优先于自我保身,张须陀统率的齐郡兵很少掠夺百姓,更有甚者,敌军丢下的物资,除武器外,粮食、家畜等都分给贫困的百姓。张须陀身为将军,与战士们共饮共食,据说士兵不吃完他自己决不动筷。

以此来看,张须陀其人勇悍而有怜悯之心,爱护民众体恤士卒,在乱世极为难得,所以其麾下齐郡兵能战多胜,堪称难得的英雄。然不幸际遇隋炀帝这样的残暴昏君,一己之力终究难支整个腐朽政权的倾覆,致使身死殉国,其人其军皆可嘉、可叹、可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