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23 18:47:48
阅读: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广莫曰丨乱弹

在《庄子》一书中,

齐物和支离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看起来齐物有整整一篇齐物论,

而支离主要只有人间世中最后的几句话。

其实,支离和齐物是同等重要的,

并且也有整整的一篇,名为德充符。

广莫曾在天涯上发过一个帖子,

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更新完了对庄子全部33篇的解读,

庄子里许多有关齐物支离的细节问题里面都有谈到,

这里不再赘述,只讨论关键的概念。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先说齐物。

整篇齐物论,就是以不辩,去智,丧我为方法论,以达到齐物为目的的。齐小大,齐内外,齐真幻,齐物我,齐生死,齐一切,齐「齐与不齐」,齐「齐与不齐」和「非齐与不齐」,无穷无尽,玄之又玄,是谓重玄。

齐物说来容易,怎么齐呢?

很简单,只要想齐,往齐的方向努力,慢慢就齐物了。每个人都在齐物的路上,每个人都在某些方面齐了别人不能齐的物。比如广莫爱吃红烧肉远胜过吃回锅肉。那么只要是一个什么肉都爱吃的人,在这方面就比广莫齐物。但是他又不如一个完全不挑食的人齐物。

这么看来在吃这方面广莫是不是弱爆了?并不是。因为广莫完全没有思考过在吃上齐什么物不齐什么物,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齐物这个概念在吃肉这方面广莫是处于无的状态的,而且广莫也从来没有思考过是应该处于无的状态还是应该处于有的状态,更没有思考过是应该处于“有”中这样的状态还是“有”中那样的状态,这种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

以上纯属打个比方。只要一说出来,写出来,就说明过了脑子了,一过脑子,就完蛋了。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上面描述的状态看似遥不可及,实际上每个人在某些领域都会处于这种状态。比如,一二十年前,大多数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都没有空气质量好不好这个概念,更不要说什么PM2.5和出门就要戴口罩了。

那时的人们对一系列空气质量和雾霾等等的概念就处于上面所描述的最好的状态,好歹给这个状态起个名字吧,还是称之为无吧。如今,现实环境和媒体宣传推动了所有人从无的状态到了有的状态,对那些名词耳熟能详。至于这个有的状态对个人和国家是好是坏,在此不做评论。

所以,广莫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坏消息。一旦你读懂了这篇文章,这一大堆的概念在你心中就从无到有了。在正反合的体系中,就已进入了反的状态,能做的只有继续往前走,追求最终合的境界了。

没办法,修行就是这么回事,除非谁的修行之路是天上掉下来许多的仙缘把自己莫名其妙的埋住了,否则这个正反合的过程是一定要走完的,只不过不一定是用广莫的这一套体系走完。所有的修行法门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的。

看起来没那么容易是不是?没办法,道家哲学几千年,其实就这么点干货。要是修行都那么容易,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仙为圣,称尊做祖了。知道了这些,才能像广莫一样明白自己在大道面前,就是个小蚂蚁而已。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接着说支离。

支离,就是如同离坚白一样,把一切概念都拆分,拆分,再拆分,拆分到支离破碎,一件事说一件事,一码归一码。坚白石这个概念如果支离开来,能支离出几个概念呢?至少六个,坚,白,石,坚白,坚石,白石,坚白石。《庄子 ▪ 人间世》中有这么一句话「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讲的是一个叫支离疏的残疾到稀奇古怪程度的人,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耽误了他挣钱换口饭吃,还逃避了政府的强制服役,每年还能得到来自政府的抚恤。得残疾人之利,不受残疾人之弊,这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支离其身的状况,那支离其德呢?

《庄子 ▪ 德充符》中全是支离其德的人,有的是先天残疾的都不像个人了,有的是犯罪受刑,肢体不全了。但是他们都能够用支离的方法充分明白自己天生什么样或者之前经历过什么悲惨遭遇,和自己现在的精神境界和心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逻辑走到尽头,一个人上一秒的所思所想,和下一秒都是可以没有任何关系的。而这几乎完全走到了后世道家主流澄心窒欲思想的对立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这么一句流行的话叫: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且不论这句话说的对不对,单单就这句话而言,其中运用的就是支离其德的思辨方法。如果一个人,可以享受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的舒爽,还能做个岁月静好,时光缱绻的好姑娘,的确是两头得利的事。这就是支离其德的好处。换句话说,就是这样的活法做个好姑娘的成本更低,成本低,性价比自然就高。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回到德充符,假如一个人天天都在思考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让我这辈子成了残疾,或者永远都在忏悔年轻时犯下的罪孽,那么怎么可能达到德充符里那些全德之人的状态呢。

本质上,支离和齐物是殊途同归的。只有支离了,明确了不同之处,才能更好的齐物。念过中学的人都读过鲁迅著名的散文《秋夜》,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除了鲁迅先生,别人都知道这就是两株枣树嘛,有什么好齐物的?不过,「两株枣树」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已经是两个概念,就可以齐物了。

从环中之道的角度来说,齐物和支离就如同从广州到北京,一个是往北走,一个是往南走。往北走是走最近的线路能够到达,往南走,穿越南极和北极,虽然远了些,最终也是能到达的。由于庄子天然的更加亲近齐物的道路,所以他就和名家主张合同异的惠施是好朋友,却不待见同是名家的公孙龙,丧心病狂地把公孙龙的指物论,坚白论,白马论都挨个吐槽了一遍。

庄子这种天然的个人取向,无意间决定了后世的道家哲学和道教哲学都不可避免的朝着齐物,重玄的方向发展演进。而支离的概念越来越被弱化,被遗忘,隐匿在了历史的浩渺烟尘中。

那道家中有没有走支离这一路的呢?有,杨朱就是,证据就在《庄子》里,有心的人可以找一下,这里就不展开了。

齐物和支离,直到千年以后,依然对中国哲学产生着强大的影响力。程朱理学,讲究一物一理,格物致知,就是支离一派。而陆王心学,是将万物万理,直接用良知齐物。齐物容易,支离难,如果说齐物的功夫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么支离的功夫,就是台下百年功,至于能不能上台还要看命。所以同样是集大成者,王守仁的现实成就远远比朱熹大的多,就是因为齐物更好用。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了解了名家和庄子,明白了齐物和支离有什么用呢?不端鸡汤,直接给勺。

《庄子 ▪ 列御寇》中讲过一个屠龙之技的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朱泙漫散尽了千金的家产结果跟着支离益学了个毫无用处的屠龙的技术,我们后世之人都只觉得老朱这个人太傻了,谁又想过那个拿了千金培训费的支离益呢。支离益虽会屠龙之技,注意这位老师的名字,但他必然也没有屠过龙,那这个技能对他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有用了,他用这个技能,花三年时间得到了朱泙漫的千金家产,而说剑篇里的赵国太子为了规劝父王不再玩剑也只不过悬赏千金而已。

《庄子》里那么多人物的名字大多都不是乱起的。屠龙之技因为没有龙而无用武之地,但是把这个概念支离,虽然掌握屠龙之技的人无处可去屠龙,但是可以靠教人屠龙获得收益啊。同样的,我们都知道其实现在做微商卖面膜并不赚钱,但是发展下线压货赚钱啊,做P2P投资不赚钱,但是拿到钱后卷款跑路赚钱啊。

所以,若老庄之道真的能学得一点皮毛,逻辑和道理融会贯通那么一点点,收别人的智商税简直易如反掌。不收别人税,至少也可以避免被别人收太多的智商税。如此一来,想生活过得不太好,其实是件挺困难的事。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少一些事情,少一些烦恼,这不就是清静么。

文 / 广莫先生

《庄子》中的齐物与支离都在讲些什么?

声明:此公众号文章如非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微信:xiyu605,广莫先生 公众号:guangmoyue QQ群:435212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