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9 22:56:06
阅读:

郑孝胥(1860~1938年),近代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作为“同光体”重要诗人与知名书家,郑孝胥本来可以成为福建地域文化研究对象。然而,1932年,郑孝胥策划成立伪“满洲国”并出任总理大臣,沦为汉奸,遂为国人痛恨、乡人不齿。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郑孝胥的行书,难以具体指证其来源,但是可以推测他借鉴过苏轼、黄庭坚以及当时书家翁同龢、杨守敬、吴昌硕等人,并将隶书、魏碑和汉简的笔法融入其中。

他的行书尤其是大字形成了明显的特色:行笔迅捷爽快、轻重错杂,不拘一格;单字结构颀长峻伟、紧密开张,显得精神抖擞。在当时书坛,他理应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仔细推敲,郑孝胥行书中的问题亦复不少。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首先,笔法方面。

他在行笔丰富的同时显得杂沓不纯,锤炼不足,信笔的瑕疵比比皆是。第一,起笔。无论横画还是竖画,他在起笔时都常常露锋,造成一种刻露之气。有时为了避免这种效果,他采用顿按起笔然后迅速提起,但又形成“钉头”的形状。

第二,转接。郑孝胥在处理笔画变换方向后的连接时力不从心,尤其是横笔转竖笔最为滑稽与突兀,形成“耸肩”。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第三,中怯。古人称笔画中段不坚实为“中怯”,郑孝胥的长横画中就常有中怯之笔,说明他不能自如地控制笔毫。

第四,撇捺笔画一味舒张,尽泻无余。他的捺笔由汉简书法启示得来,但是有时处理得过于随意,显得与作品整体气息不够协调。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其次,结构方面。

由于没有大量对临前人行书,郑孝胥在单字结体上没有思想包袱,他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日常书写习惯组织字形,加入耳濡目染的一些流行时尚,经过调整取舍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程度,形成自己的结构模式:纵横挺拔、执拗硬朗、生机盎然,但同时也存在匠心不足、模式单一、拼凑混杂的弊病。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第三,章法方面。

书法中什么样的章法最好?并无一定之规,不同的书体与幅式侧重点不同,行书书体无疑要追求丰富、生动的效果。郑孝胥的行书单字结构已是“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如果章法意识匮乏,把它们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则势必导致整幅作品的单调乏味。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郑孝胥的条幅与中堂类作品在章法上几无可观之作。他的行书唯在用于楹联时处理起来比较妥帖,这是因为楹联对章法要求相对简单的缘故。

郑孝胥行书聊备一格而已,攀比书法大师,他尚不具备资格。

郑孝胥的行书之病

郑孝胥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