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2 14:40:20
阅读: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shujiangxizaokoubi_38229_1.html' target='_blank'>书江西造口壁</a>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译 文

这郁孤台赣江下的流水,

中间不知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抬头望向远方西北处的长安,

可惜只能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毕竟无法阻挡奔流的江水,

浩浩荡荡的向东奔流不息。

夕阳西下已近傍晚,

在江边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更令人愁绪满怀。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赏 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辛弃疾时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而作。词人的一生志愿便是北伐中原,实现大宋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却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四十年前,也就是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高宗被迫浮舟海上,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他途径此地,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遂在造口璧上题写了这首词。

全词由赣江之水起兴,鹧鸪点睛。词人从眺望和联想中,引发了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家国的思念,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错误决策的不满,也对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而感到无比痛心。

词的上片寓情于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啊。由此想来,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啊。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表达了词人满怀忠愤之情。

下片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以江水为喻,大处着眼,小处落墨,通过“青山”、“江晚”、“鹧鸪”等具体的景物来烘托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

同时,词中形象鲜明,多用比兴手法,结构大开大合,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丨书江西造口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