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1 23:52:41
阅读:

月亮的纯净、永恒、规律变化的美感,始终吸引着中国人。

它影响着潮汐运作的规律,指挥着人们的生活作息,包括对女性生理期的影响,月亮确实就像一个隐秘的角色。

人们对月亮,起初是崇拜,后来是欣赏、赏玩,后来就成了一个私人化的对象。它承载着人们在悲伤、离别、团圆时的喜悦,映照着人内心的秘密与感受,也同山川湖海,组成了一个个幽暗的,供人联想的空间。

唐诗、宋词、月下山水,民俗、祈福、神话传说……由此诞生。后来,几百年的中秋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人长期对月亮的追逐、想象与探索。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人类抬头看月亮的时候,会知道过去人的爱欲忧愁,愿望祈祷,产生亲历者般的呼应。

月亮的永恒与轮回,让人类几千年的活动有了意义。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跌落神坛的月亮

月亮像神明一般高悬夜空,最初是人们心里敬畏和崇拜的对象。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春分和秋分是一年之中昼夜平分的两个日子,意义特殊,所以当时的人就选在这两天进行祭祀日月的隆重典礼。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周人祭祀日月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坛、坎两种物象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祭以牺牲玉帛,盛大、庄严、隆重,既将“月”奉若神明,也彰显着天子的威仪,此后历朝历代都沿袭了“祭月”的制度。

中秋祭月,开始是帝王的“专利”,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率先效仿的是魏晋时期的贵族和文人学士们,他们对着天上的皓月观赏祭拜,饮酒作诗,抒发情怀,月亮成为了他们且祭且赏的对象。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了一个传统活动。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渐渐消退。月亮对于一般平民来说,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在赏月、喝酒、聊天的过程中,浪漫的文人们又编织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夜游月宫、吴彩鸾会文箫等等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并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赏月聚会之风在普通百姓中间蔓延开来,在“”与“”中,“赏”逐渐占据了主流。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抬头望月时更像是端详一位美人,而不是神明。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

这一天,游子们都要在这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明·刘侗、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回、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赶在中秋与家人团圆,此时的圆月非但不能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反而容易勾起人无限的思念离别之情。

走下神坛的月亮,渐渐成为了人们心灵的一个最可信赖的依凭,在她的清辉笼罩下,世俗中人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情与喜悲。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代苏轼的 《水调歌头》 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在这首词中不仅有对秋月的吟咏,更有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宋代胡他的《苕溪渔隐丛话》给予了这首词高度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人们的心中,月亮和故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游子思乡的最好表达。现代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的文章中说道:“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是月亮惹的祸

中秋里的情感起伏并不是偶然,月亮对人的身体确实有着神秘莫测的影响。

月亮到底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心理状态还有精神状态呢?据我们所知,月亮与潮汐有关,而且身体的周期与血液的流动似乎也和月亮有关,同样的在我们体内与精神有关的化学物质也受到月亮的影响。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月亮引力控制着地球上的潮汐变化。而在我们的身体里,70%是液体组成的。这样人体就类似海洋,月球的引力能像引起海水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产生作用,引起生物潮汐。此外,人体的细胞也都由水组成,所以月亮的盈亏,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月亮的电磁场对人体干扰较大,会影响荷尔蒙,也会影响体液和兴奋精神的电解质平衡。它在围绕地球旋转的过程中,因距离远近,能产生不同强度的电磁场,从而引起人的生理和情绪上的各种变化。

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会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往往较低,气压会影响人的情绪等。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事实上,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月相变化与身体的关系,并有根据月相进行针灸治疗的记载。

在中国,有俗语说 "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这看似是一句对仗比喻,其实隐藏了月亮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和运势的古老科学。

《黄帝内经》里说:"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 意思是,人体气血会随着月的盈满而充实、随着亏缺而趋向虚弱。在这点上,东西方不谋而合。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月亮曾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如果那天的月色换了一个模样,我是不是会做出另一个决定呢?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月相循环往复轮回,人间世事无常变迁,这或许也是月亮的美好之处吧。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么?

曾经的人们,是那么渴望月亮。

人们观察出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大最圆的一天,并确定下这天为中秋佳节。不仅要自己看,还要拉着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共同欣赏。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光是赏月也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月亮的喜爱,还要边吃边赏。为了应景,吃的喝的也必须和月亮有关。宋代时人们发明出“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圆形糕点,虽然当时还不叫月饼,但它的意义却相当明显——这就是可以吃的月亮啊。

而中秋节喝桂花酒,既是因为中秋桂花飘香,恐怕也与月宫中有桂树的神话故事不无关系,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真是恍若身在月宫之中。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李白曾有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现在看来,因为当时科学水平的低下,即便是长大的李白仍然是“不识月”的。

但也正是这样“不识”,才让人们频频望月产生美好的想象。那些忙于捣药的玉兔、能够自动愈合斧伤的桂树、飞升离开后羿的嫦娥仙子,还有那座清冷而美丽的广寒宫成为了中华民族对月亮最美好的记忆。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今的我们,真的已经很少有人会在中秋这天抬起头去认真地“赏月”了。我们太了解月亮了,了解到甚至已经失去了好好再欣赏一下它的兴趣。

月球表面没有生命,只有一个个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我们看到的月亮也并不会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自传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上的我们永远看不到月亮的背面;月亮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在诞生之初,离地球才2万公里,现在已经38万公里了。虽然速度缓慢,但总有一天,月亮会消失在地球的视线中……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们总是容易忽略那些熟悉的、看似无限的事物,就像每天升起落下的月亮,也正像我们每天朝夕相处的家人和朋友。仿佛每次抬头他们都会理所当然的在那里冲我们微笑,给予我们拥抱。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美好的人和事都比你想象中更加有限。

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今夜陪在身边的人和天上那轮圆满的月亮。

祝大家中秋快乐。

撰 文 | 东家

图 片丨 网络

中秋节是怎么和月亮挂上钩的?几千年来,月亮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