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一个民族的故事——读王向阳《最喜小儿无赖》有感

一个民族的故事——读王向阳《最喜小儿无赖》有感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3 16:16:30
阅读:

一个民族的故事——读<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wangxiangyang_5748_1.html' target='_blank'>王向阳</a>《<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zuixixiaoerwulai_62_1.html' target='_blank'>最喜小儿无赖</a>》有感初识王向阳,是因为一部《戏剧的钟摆》的面世;深识王向阳,是因为一部《六零后记忆》的深入人心;而今日的再与王向阳见面,是因为一部《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的诞生。三部书稿的相继问世,在我看来,是很有一点握椠怀铅的精神了吧。

我是王向阳的忠实读者,不仅因为他书中所写的是我所熟悉的我自己的故乡的人和故乡的事,更是因为,他在书中总能用他的笔,耐人寻味地写出鸡鸣狗叫之间的乡野风貌、嬉笑怒骂之间的乡人习性。而这些,不但是已经远去的真实的乡土的味道,更是已经远去的真实的历史的味道,甚至,这些不但是一个地方的故事,更是一片国土、一个民族的故事。《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正是精心烹饪着这些故事,调试着这些味道,让尝过这道菜的人和从未尝过这道菜的人一起享用。

《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是喜剧式的。读王向阳的这本书,时常感到轻松,这种轻松,一方面是写作语言的通俗易懂不让人觉得费解,犹如白居易的诗,老妪和孩童都能读懂一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中故事及其人物本身所带有的戏剧性和传奇性,为不少的篇章频添了十足的趣味。不论是“百草园”的捉蜂采瓜、“飞虎队”的使坏耍滑、当“老师”的自鸣得意、猜谜语的欣然自喜,还是村里的“孔乙己”、“绿鹅”的诱惑、“陈奂生”进城、送嬷嬷“上路”,等等,都是通过颇具笑点的事例描写,呈现一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诙谐与幽默。王向阳的表达总是喜欢直白和含蓄相交融的,他擅长让人在清楚又模糊地感知风趣之后,记住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社会生态和人物特点,而有时这些人和事在读者反复咀嚼之后却需要痛哭流涕。因此,我又想说——

《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是悲剧式的。从喜剧到悲剧,转换何其之快?不妨在嘴角还留有笑痕的时候来看看作者写的这些话:物质匮乏、饥肠辘辘、“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批判地富反坏“四类分子”……如果,我们未曾经历那个贫穷、饥饿、批斗、纷乱的年代,我们是无法洞悉那段热烈到癫狂甚至是惨烈的历史的,更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王向阳的文字虽然叙述平淡,只是就事论事,但是,他一定知道吃树皮的味道是不好的,逃荒的日子是难过的,一家人洗脸擦脚用同一块高丽布的滋味儿是不妙的,整日批斗也是十分难熬的。平白直叙的背后,作者想要告知我们的是看似热闹实则冷清的历史、看似雄壮豪迈实则颓象丛生的历史,这段历史是需要在文字底下去反思它的不堪、难掩和出路,不会不沉重吧?

如果说,《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的喜剧式是作者童真童趣的催生和儿时乡土记忆的驱动,那么《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的悲剧式是作者在回忆的基础上将个人经历融入宏观历史后作出的回应,这种回应又需要读者去填充答案。然而,无论是喜剧式还是悲剧式,在我看来,这部书就好比一部重温时代声响的复读机,放在这部复读机里的磁带和光盘,录下的是30多年前,浙中一个小镇的声音、这个小镇中百姓的声音、百姓们生存的声音。而王向阳又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小历史,每个人的小历史凑成了社会的大历史。”故而可以说,《一位六Ο后的成长史》这部复读机里所发出的百姓的生存声音,是30多年前,这个社会上的人们普遍的共性的宏大的发音,那么以此存照,对于后来者,可以怀想、可以观照、可以警策、可以追问,这样,这部复读机的意义也就可以找到真切的落脚点了。

我想,王向阳的这本书,大概是基于对故乡的草木鸟兽、人情礼俗的深切依恋,是基于对人生的百转千回、起伏跌宕的深度感念,是基于对历史的朝朝暮暮、是是非非的深刻反观。王向阳是通过写书,让自己的心和情在故乡的泥墙灰土及在泥墙灰土周遭生活着的乡亲们的身上找到皈依的支点,不让自己的记忆作任何一点白白的浪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