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9-27 18:36:52
阅读: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供稿| 中央宣传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编辑|姬政鹏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习近平

他们用作品讴歌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光辉历程,记录各族儿女砥砺前行的坚实脚步,抒写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用影像筑就了新中国电影七十年的辉煌成就。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邀请8位电影编剧回顾自己创作的时代记忆,讲述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故事,代表广大电影工作者表达对中国电影的殷切期许和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

感恩我的祖国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张思德》编剧:刘恒

我是五十年代生人,与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成长,受益于她,受教于她,为此将永怀感恩之心,并将终生服务于她。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宿命。我愿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申自己的这一信念。

在创作影片《张思德》之前,曾经去延安采风,一直感慨于前辈们惊人的精神力量!积贫积弱的国民在这种力量的启蒙之下逐渐觉醒,焕发了空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虽然饱经风雨和挫折,这种力量仍然延续至今,为整个民族开创了越来越广阔的局面。

共和国的命运和我们的人生一样,不可奢望一帆风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能够最终支撑我们前进的,只有那种曾经激励了无数前辈的精神力量,那种脚踏实地的坚定的信仰。

我们坚信善终将战胜恶;坚信利他主义是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坚信无坚不摧的条件之一是团结一致;坚信放眼世界能让我们脚下的路更为宽广;坚信向一切值得学习的对象学习和不懈地自我反省是代价最小的成长方式;坚信信仰的力量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给予我们智慧,也让我们领略奋斗与牺牲的光荣!

我作为渺小的个体,希望自己手中的笔能获取这种力量,为我们共有的祖国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辉煌的篇章。

祖国万岁!致以真诚而永恒的祝福!

生活是艺术创作和灵感的惟一源泉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上学路上》编剧:赵冬苓

我这一代创作者基本上是和祖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站在自身的角度会觉得我们国家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这七十年不过是一瞬,但就在这短短的七十年里,我们国家经历了人类文明史上前人难以想象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我们国家用短短的几十年走完了许多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创造了在我年轻时代想也不敢想的奇迹。

我经常觉得我这一代人是特别幸运的一代人,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古老的文明如何快速地融入现代文明,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必将要经历的阵痛和曲折。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我只能说,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上学路上》是我在深入生活中“捡”来的故事,它生动地说明了生活是艺术创作和灵感的惟一来源。记得我去西海固采访,我们五个人一辆车,每天行驶在西海固茫茫的黄土上,目力所及之处几乎看不到绿色。

跑饿了,就随便进一个村,随便敲开一扇门,请当地村民帮我们做一顿饭,吃过饭靠在村民的炕头上晒着太阳眯一会儿。晚上,我们五个人不分男女住在一张大炕上,中间放一根棍子当作男女的界线,盖的是已经分不出原来颜色的被子,早上用一小瓶矿泉水洗脸涮牙。

也就在这样的采访过程中,我听到了当地孩子们上学的故事,了解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为了孩子上学,为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付出的艰辛努力。

我隐约觉得有个东西在心里孕育:我要写一个孩子读书的故事,但一时找不到这个故事的形态。突然有一天,和当地老乡聊天的时候,当地干部对我说:“这个地方的人啊,特别会做生意,拿着一个鸡蛋走出五公里去,一个鸡蛋会生出五块钱来。”如电闪雷鸣一般,《上学路上》的故事就这么“捡”着了。它是如此生动又是如此晶莹剔透,我几乎把它原封不动地拿来就成就了这部电影。

这些年我坚持每创作一部作品都要外出采访,住过各种豪华酒店,但对我来说,感受最深、感觉最好的就是那次在西海固的采访,它成了一生中最为珍贵的记忆。

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每个创作者,无论长幼,都受惠于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没有祖国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艺术生命的今天。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只能由衷地说一句:我的祖国,期待你永远进步,永远敞开胸怀,拥抱时代和世界。

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我还想以《上学路上》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说一点心得:对电影艺术来说,最有价值、最值得珍惜的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捡”来的。

我希望中国电影和电影工作者以更大的热情拥抱火热的现实生活,直面社会进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发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来。

用心用笔,讴歌新时代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我的法兰西岁月》编剧:赵葆华

我属于在五星红旗下长大的一代。新中国在贫穷中崛起,人民在困境中奋发,这一切都化作我的血液、我的精神和梦想。

如今,我又赶上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奋力拼搏的新时代。作为中国电影人,作为电影编剧,我有时代的托付感又有深深的幸福感。我会用笔用心用全部的才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我是2002年开始创作《我的法兰西岁月》的,那时的青年追逐偶像、崇拜明星歌星,明星一到山呼海啸。

我创作此剧的初心就是要为青年树立另一种青春偶像——革命青春偶像,那就是在《我的法兰西岁月》中邓希贤等一批青年革命者的形象。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他们的毅力与情怀、理想与信仰,展示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他们为解放灾难深重的中国、为解放灾难深重的劳工大众,无怨无悔、越挫越奋、坚韧不拔地斗争着、拼搏着。这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这正是时下青年所缺少的。

《我的法兰西岁》带领观众去认识那段历史,认识一代伟人轰轰烈烈的革命青春,高唱信仰之歌、理想之歌!我创作《我的法兰西岁月》接受了灵魂的洗礼,重读伟人、重读革命,重读那一段岁月,仰望那一时期由青年革命家缀满的璀璨星空,我感慨万千。我所有的感怀尽在剧作《我的法兰西岁月》之中……

值此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创造中华历史伟大新篇章,祝愿我们的电影产业电影事业,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型升级,用我们的电影助推我们伟大的新时代!

共和国一代人的情怀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开天辟地》编剧:汪天云

流光荏苒,弹指之间,共和国已临七十华诞。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了成长到成熟的风雨和阳光。

最难忘的是三十年前,我刚从上海师大毕业,因为创作电影《开天辟地》,在许多前辈、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尝试了“主旋律”历史电影的探索实践。

坦率而言,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挑战这样重大的题材,需要感谢当时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在我们创作最困难之际,明确鼓励:大胆创新,只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你们一定能写出建党的史诗。

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恰恰给了我一次深入学习党史的机会。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王尽美,还有周恩来、邓颖超等历史人物一个个活跃在脑海中。历史转折、风起云涌,大浪淘沙、惊心动魄。在“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那个风雪征途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画面,让我永生难忘。

我是在《开天辟地》的主旋律(《国际歌》的变奏曲)响彻华夏大地那年的“七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年轻,因为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恢复了高考,我有幸成为共和国一代中的幸运儿,由创作建党作品走上了电影艺术创作道路,心怀感恩。

在许许多多我终生不能忘记的领导、前辈、友人的扶持下,创作出第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大事变”的电影作品。后来,我虽然也写过十余部电影,但对自己的成长和教益总比不上《开天辟地》。

从建党70周年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深深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开天辟地》就没有我的艺术创作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开天辟地的昨天,我们一定有顶天立地的明天!

中国故事为王 民族情怀至上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我的1919》编剧:黄丹

作为当代电影人,电影教育的践行者,我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中国电影借助时代利好的政策、飞速发展的技术、广大百姓的关注等因素,在汲取世界优秀电影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姿态不断激发行业潜力。

与此同时,也为电影教育行业不断注入着新的观念与活力。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大学设立了影视专业,大量年轻学子投身影视行业,身为师者只有不断激励自己、倾心奉献、不断挑战,以此来回应年轻人渴求的目光。

时光荏苒,日新月异。在专业院校内部教学系统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只关注电影本体的教学传统,到如今不断尝试与电影市场的无缝对接,在专业授课与创作实践的平衡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

电影教育的开放姿态,不仅接纳了更多有才华的学子,也使学院出身不再是许多电影创作者唯一的出口,成为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后盾。可以说,中国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正在拉开帷幕,中国电影教育的豆蔻年华正在谱写华章。

《我的1919》是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而创作的献礼影片,我们选择了顾维钧的1919,从一个人的角度来回顾历史,力图使剧本所呈现的历史更具个性色彩,同时,也努力从人物的主观中表现出历史的客观。

一战及战后巴黎和会,基本铸定了当下世界政治格局和各国地理版图,而中国作为战胜国,既没有享有战胜国应有的成果,更屈辱地要为山东的帝国主义势力归属而据理力争。

《我的1919》就是想通过一群有智识的中国人,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弱国无外交,弱国只能被宰割。世界政治崇信丛林法则,你弱挨揍,你强才有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在世界舞台上你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中国故事为王,民族情怀至上。愿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教育与祖国共成长同昌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战狼》系列编剧:刘毅

因为潜水的原因,我经常会去一些很偏远的小县城,那些县城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眼看着这些国家级贫困县,一个个地变得漂亮富足起来。白天车水马龙,晚上流光溢彩,这种变化,比起北京和上海,让我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国家的富强,毕竟在这里才能认识更真实、更立体的中国。

好多年前,我去非洲爬乞力马扎罗山的时候,在坦桑尼亚的小镇听到了熟悉的中国话:“倒车,请注意!”——是一辆洒水车。在那一刻,我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创作者,要更多地对这个世界的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保持好奇和兴趣,这样才会给创作带来源源不绝的灵感。我和吴京都是潜水爱好者,所以才会有《战狼2》开头时的水下打斗的设计。

70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福祖国母亲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我和我的祖国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中国合伙人》编剧:张冀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我还在湖南湘西上中学,班主任怕影响课程,禁止我们看电视转播。我跟几个同学偷偷溜出去看,结果却看到一个心碎之夜,那份失落感至今犹记。

第二天课前,我突然带头唱起《我的中国心》,全班同学昂着脖颈大合唱,班主任站在门口默默地听,他平时是严肃老派的人,不轻易流露感情,那一刻眼眶是湿的。后来,他并没罚我们几个。

2001年第二次申奥成功,我已经是个“北漂”,坐在朋友的车上赶往长安街,一路上皆是车和人和手臂,大家都笑得孩子一样,挥舞着国旗恣意呐喊,陌生人就像老朋友似地把手伸出车窗击掌,我才知道真正的欢笑是不需要语言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最美的语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时,我坐在鸟巢里观看某次开幕式彩排,当看到两千多名身着汉服的青年挺住脊梁击缶而歌,被一种特别的力量瞬间击中,唐宋气韵忽现眼前,当即泪流满面。

直到2012年,我机缘所致写作《中国合伙人》的剧本,借由三个好友共同创办英语学校的真实故事,于崎岖副线上隐写改革开放以来诸多集体回忆(其中就包括首次申奥失败的创痛),以及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顿感天地开阔,下笔之酣畅从未有过。

这次创作实在地教会我应在当今中国找寻真实的故事,挖掘中国故事的精神价值,塑造属于这个时代的闪亮人物,自此抛弃了以前闭门造车唯技术论的创作观,成为我创作上的分水岭。

后来我连续创作了两个体育题材,《李娜》(《独自上场》)和《中国女排》,倒与我上述的个人奥运史起承转合。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中国崛起的壮阔史诗里面一个或一群人的奋斗故事,写她们超越小我、脱胎换骨的精神涅槃。于创作态度上,我是只敢老老实实地写,谨记深入生活,用眼睛更用心去观察体味,也不断容纳思考,以期银幕上的故事和人物多增几分鲜活,而不负时代。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还参与创作了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写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那天,两个在北京街头相遇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无名,却也是支撑国家民族的柱石。

故事是虚构的,但情感是真的,两个片中人同样教会了我,对祖国的爱永远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在我们泪水与欢笑的记忆里,这份爱本身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是我们心底里深深的祝福,她不需要被唤起,她一直在那里。

生于1979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建党伟业》编剧:董哲

我生于1979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从小到大,我们这一代人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改革”,家里的餐桌伴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身上的衣服伴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变得鲜亮起来,居住的房子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变得宽敞明亮起来,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也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变得快速便捷起来,社会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富裕起来,国家随着改革的进行逐渐强大起来。

我一直在想,改革究竟是什么?对于每一代人,改革都有着不同的涵义和内容,但其本质,一百年来从未动摇。改革就是华夏文明的现代化进程,改革是为了让中国这个古老的农耕文明国家走进工业化、走进现代化,改革是为了让国人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自由、更加有尊严。

从1949年到1978年的三十年,我们在对过去的、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年进行改革,从1979年到现在的四十年,我们又在继续改革,我们在改革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我们在改革中不断成长,不断实现自我的更新和迭代,改革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不断地改变和革新中延续着自己的文明,砥砺自强,生生不息。

我在2010年前后创作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的文学剧本,在这个系列的“三部曲”中,只有这一部电影被冠以“伟业”之名。当时创作剧本的时候,我曾经用这样两个事实来论证这一点。

第一个事实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从她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开始,她将所有的战争挡在了国门之外,让国土之上不再有战火燃烧,七十年的时间,她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叫做和平(从1840年到1949年,是内战+外战的109年);

第二个事实是,1949年她执政之前,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当中,识字率只有不到20%,而现在,在十四亿中国人当中,识字率已经超过了95%,两千年前孔夫子想象中的“有教无类”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七十年的时间,她带给我们的第二份礼物,叫做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个在当时只有五十七名党员的政党,只用了短短28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中国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70年,让这个在深渊中跌落了几百年的昔日文明古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的中心。

在我们已知的、人类社会范畴内的所有政治团体中,还从未有过如此惊天地泣鬼神般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派别,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延续了五千年人文历史的基因和血脉,成为了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加速前进的全新引擎。她是发展现代化事业的先行者,是驱动华夏文明奔腾向前的发动机。

电影是文明的载体之一,中国电影是华夏文明园圃中盛开的一朵鲜花,我们将一帧一帧地忠实记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一时刻,七十载春秋,五千年兴替,尽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祝你生日快乐!
为人民抒写,为祖国放歌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编剧访谈录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