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东方红 绿杨春”系列之国庆路:一座城的繁华坐标

“东方红 绿杨春”系列之国庆路:一座城的繁华坐标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3 08:55:38
阅读:

“东方红 绿杨春”系列之国庆路:一座城的繁华坐标

国庆路弥漫着时光的“味道”


“东方红 绿杨春”系列之国庆路:一座城的繁华坐标

国庆路见证岁月繁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扬州城区的国庆路,比它小2岁。诞生于1951年的国庆路,曾是扬州城区最为繁华的商业街,逢年过节人满为患。

拥挤窄破街巷,曾是国庆路原有面貌,从多街合一再到拓宽改造,沿街居民由窝居、康居再到宜居的“蜕变”,见证了老街巷70年发展变迁。

发迹

曾是破败不堪的石板街

提到国庆路,老扬州人印象较深的是附近城墙周边“滚地棚”,这种就地搭成的三角形披棚,就是一些人的家。

古建专家赵立昌说,为拆除城墙周边贫民栖身“滚地棚”,改造国庆路等周边路段,缓解道路不畅与街面破落旧状,政府及时在古城南河下东首、渡江桥南侧、石塔寺西边、盐阜路北端新建了四处较大的工人新村,无偿安置了贫民工人家庭。

这是一次大规模改造,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扬州首次大规模拆与建并举、以民为本办实事的典例。

老扬州人的印象中,改造前的路不宽,但也称得上城区的繁华,两侧有不少店面,百货五金、烟酒副食品、日杂大药房、钟表照相……吃穿用等在这条石板街上都能解决。

1951年,市政府决定扩宽“十字路”。当年6月,开始拓宽街道(拓宽至12米),并拆除财神庙,打通樊家园。

经过3个多月施工,扩宽改造工程完工,一条1000多米长的混凝土路诞生。由原来的辕门桥街、教场街、运司街等多街合一,统一改称“国庆路”。

崛起

“老字号”一条街成气候

扩宽改造后的国庆路,是扬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当时,苏北行政公署驻地就在运司衙门内。

“上世纪50年代,很多‘老字号’陆续在国庆路上开店。”扬州文史爱好者、南京大学博士在读的谢文逸说,国庆路上的“老字号”扎堆,商业味升级迅速,快速形成了“老字号”一条街。

这些老字号,谢文逸能说出一串:光明眼镜、紫罗兰理发店、中国照相馆、吴正泰香店、大麒麟阁等。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民商场建成,成了当时的扬州地标性建筑。谢文逸说,那时的人们,到城区必到国庆路。

“各家店铺门前,都有人排队,人挤人!”尤其是到了年关,置办年货、理发、照相、买新衣服等,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现在的国庆路,仍不减当年热闹,这源于它与东关街、彩衣街相连,许多小吃聚在附近。

守护

建国后首个城市总体规划

“文昌商圈发展起来后,国庆路商圈就淡化了。”谢文逸说,扬州后期对国庆路的定位,体现了国庆路的历史价值,将其打造成展现历史文化,体现出“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古城保护特色的商业功能街区和旅游观光景区。

“它仍是‘老字号’一条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谢文逸说,很多“老字号”留给老扬州人太多的记忆。

1955年,扬州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这为古城建设保护与利用按规指导起了重要作用,国庆路两侧一些古迹老宅得以保留,运司衙门旧址就是其中一处。解放后,在扬州拍的第一部电影《东进序曲》就曾取景运司衙门。

沉淀

弥漫着老城原始的烟火味

“这条路,是新中国扬州的发展见证。”谢文逸说,1949年1月25日,位于国庆路南端的《苏北日报》旧址门前,员工们赠发“号外”,报道扬州解放的喜讯。

国庆路上,一些老字号店铺古老的窗棂仍吸引着不少游客。扬州文昌商圈、京华城等商圈兴起,但扬州人仍会到国庆路上,寻找那一缕沉淀着老城原始生活的烟火味。

买点绿杨春,在“绿杨旅社”听老街坊讲述名人在这里的传奇故事。

家住国庆路得胜桥的邱女士,今年60多岁,她从粉妆巷嫁到得胜桥这边,在这里住了40年。沉浸在古城的慢生活中,深切感受到政府对古城保护的力度。

国庆路上的富春茶社等繁忙的气息,仍是新老扬州人慢生活的剪影。这里见证了扬州城的解放和发展,折射着扬城商圈发展的兴起和多元。国庆路,扬州人记忆中抹不去的烟火气息。(记者 孟俭 束露清 摄影 顾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