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13 11:08:50
阅读: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将于2020年3月27日北美正式上映,预告片一经放出就霸屏热搜,刘亦菲流畅飒爽的打戏,以及灰头土脸“难辨雌雄”的妆容,都让人感到这是一部诚意之作。好评如潮的同时,不同的声音也慢慢浮现,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花木兰的额黄妆实在是太!丑!了!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图片来源:迪士尼电影官博)

对于额黄妆,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称赞其高度还原了历史,也有人斥责这是对中国形象的抹黑。《花木兰》作为公主系列电影之一,“还原历史”并不是它的目的,我们不能以绝对考究的态度来要求,“女性解放”的思想才是迪士尼重拍《花木兰》的原因。虽是如此,古代女子的妆容却引起了小编的兴趣,忍不住想要探究一下这么神奇的额黄妆到底是怎样的。

额黄妆

想必大多数人了解额黄妆是源于语文课本《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关于额黄妆的起源,学界多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女人额间涂黄始见萧梁宇文周时。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女性从沥粉涂金的佛像上得到启发,以黄填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额黄妆的习俗。二是,北魏拓跋氏禁止民间女性以粉黛化妆,但帝王的命令也抵挡不了人的爱美之心,宫外之人便发明了“额黄”妆法。明于慎行撰的《寓圃杂记 谷山笔塵》中对此事有记载:

“古时妇人,率用粉黛,粉以敷面,黛以填额,元魏时禁民间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北齐校书图》(局部)

额黄妆的画法分两种,染画法和黏贴法。

染画法:将黄色的妆粉涂满整个额头和鼻梁(类似于现在化妆涂高光的T区),或涂半个额头,再以清水晕染。《北齐校书图》中侍女多为此种妆容。

黏贴法:《木兰辞》中花木兰“对镜贴花黄”,用的就是黏贴法,用黄色的纸剪成各种花式,贴于额间。这种花黄后逐渐发展为更加精巧的“花钿”。关于花钿的起源,《事物纪原》卷三引《杂五行书》中记载: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着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故而,梅花妆也叫“寿阳落梅妆”。

古代女子化妆全步骤

古代女子化妆步骤包括敷粉、施朱、眉妆、点唇、面饰、发髻。

敷粉类似于现在的底妆,魏晋南北朝的妆粉多用紫粉。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

施朱即胭脂,也就是现在的腮红。胭脂的由来已久,《中华古今注》记载:

“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

眉妆:唐朝眉妆最为流行多样,《丹铅续录》载:“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图片来源:《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点唇:中国古代多好“樱桃小口”,唇妆多小巧饱满。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图片来源:《中国历代妇女妆饰》)

面饰:常见面饰多为四种:“额黄”、“花钿”、“斜红”、“面靥”。在双颊太阳穴处画如月牙形的图案即为“斜红”。“面靥”就是酒窝,用胭脂在酒窝位置点染即可。

《花木兰》里的妆太丑了?来看看古代的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斜红。图片来源:《花木兰》预告片截图)

发髻:发髻的形状样式更为复杂多样,不同朝代各有特点。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原始先民们就已盘发为髻。各朝各代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搭配以簪、钗、步摇、珠花等配饰,步步生莲,摇曳生姿。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对于古人来说可谓是生命的象征 ,曹操割发代首足以证明头发的重要性。发髻作为古代女子展示自我的重要途径内容实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的。今天就说到这儿,下次再聊呀~

参考文献

1、杨小丹,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浅谈魏晋南北朝额黄妆[J],文艺生活,2014-07

2、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学林出版社,1997-10

3、中国古代女子妆容,百度文库

4、邓嗣明,花黄、梅妆、寿阳妆[J]

5、一起走入古人的审美世界 古代化妆的技法大全,百度文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