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每逢佳节倍思亲——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一)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21 15:25:23
阅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

——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诗词中,吟咏重阳节的作品很多,或登高抒怀,或饮酒赏菊,或临节怀乡,或感念故人。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写重阳节登高思亲的佳作,首推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 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与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看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的《蜀中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此诗当作于此期间。

诗的意思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忧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这一评语确实点出了此诗的妙处。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诗人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两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从写作手法上看,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同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写有《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诗的意思是:我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眺望山川,归乡的思绪像山间的云烟缭绕惆怅婉转。在异乡的我与家乡的你同样喝着菊花酒,看见天上的鸿雁南来,在异乡的我和家乡的你一同分担离别的悲伤。

此诗写重阳节登高望远,想念家乡亲人,结句与王勃《蜀中九日登高》“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意境相似: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诗人的思乡情感?只得借祈福的菊花酒来浇愁。而卢诗“万里同悲鸿雁天”,想象家乡的亲人和自己一样见鸿雁南飞而悲伤,情感比王诗更进一层。

与初唐四杰同时的邵大震也写有一首《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遥空,

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

游人几度菊花丛。

诗的意思是:重阳节远望长空,秋天黄昏时候水天之间清风吹过。大雁行行凄冷中南飞远去,我这个游客一次次徘徊在菊花丛中思念故朋。

九九重阳,秋风萧瑟,大雁南飞,菊花正放。身处异乡,登山远望。思念亲人,无限惆怅!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九日五首》,是咏重阳的组诗作品。写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思念飘零各地的兄弟姐妹,想起昔日团聚之景,心中愈加感伤。全诗基调伤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选析一首: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

干戈衰谢两相催。

(其一)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像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像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诗人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盛唐诗人高适的《重阳》,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慨叹:

节物惊心两鬓华,

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

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

门柳萧萧噪暮鸦。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时高适四十九岁,辞封丘尉,客游长安。

这是一首节日抒怀诗。首句便以时序更替甚速而感到人生易老,鬓毛斑白了。诗人自顾半百年来对国事衷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离家万里,五亩之家的田园荒芜从未过问。节到重阳却无人送酒,无花无酒,任凭风吹帽落,冷冷清清地度此重阳佳节。真是孤寂得搔首白思,听门外寒柳萧萧,暮鸦乱啼,心境更加凄楚了。

本诗表达了诗人时光匆遽、年岁渐老的惊惧与哀叹,仕途不顺、听任沉浮的艾怨与无奈,缺少知音、无人赏识的孤寂与悲凉,为官远地、念乡思归的愧疚与离情。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使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三径就荒”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因官场失意而产生的思念家乡、回归田园之心。借景抒情,第二句借菊花未开,表达心情的寥落。尾句,借柳树的萧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闷,抒发诗人的悲戚之绪。

再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本诗作于白居易46岁之时。三年前任翰林学士时,宰相武元衡遭人暗杀,而朝中官员们安之若素,白居易悲愤之下上书皇帝,要求急捕凶手。被污蔑为 “僭越”,发配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当司马。“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九日醉吟》)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三年后,即46岁那年,在好友的举荐下,调往巴蜀一带的忠州任刺史。可这弹丸之地,如何能让诗人施展才华,有怎能抚慰诗人的思乡之情?适逢重阳节,诗人与好友饮酒小聚,写下此诗。

诗的首两联写诗人平时的悠闲日子,看似闲适却透着一股难有作为的无奈;三、四联写自己从江州来到忠州,却难改无处施展才华、不得重用的凄凉处境;最后两联写自己背井离乡多年,思乡之情日增,却不得还乡的悲苦心情。

诗人在重阳节登巴台,饮酒赏菊,一面思念亲友,一面感叹自己老来漂泊贬谪的命运。黍香,菊暖,茱萸都是典型的秋九意象,用去年、今年异地同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对家乡的思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