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透过文豪诗词感受唐代筝乐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透过文豪诗词感受唐代筝乐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04 18:49:58
阅读:

唐代筝乐演奏艺术

唐代筝乐演奏时,常用寸余长的鹿骨爪弹拨。但有时唐代弹筝和现在一样都是戴义甲弾奏的。在唐代,还有一种演奏筝的方法叫作"搊筝"。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云:"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透过文豪诗词感受唐代筝乐

柳中庸《听筝》诗云:"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描写了筝的演奏技巧。筝有十三根弦,每弦用一个等柱支撑,筝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疾徐相间,高低起伏的筝声,从"抽弦促柱"这种巧妙的变化中传达出来,使诗人由秦筝联想到悲怨的秦人之声。这首诗对筝声作有一些描写:筝声就像柳条轻拂着春风,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飞舞,诗人巧妙地把筝声与自然中的景象融为一体,将悲怨的乐声,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王湾《观搁筝(一作祖咏诗)》诗云:"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王评《夜坐看搁等》诗云:"调等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 一 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这是《全唐诗》中写搁筝的诗。这首诗表现出洛阳城的文化交流繁多接受新事物非常快,同时也促进了洛阳城音乐艺术的发展。诗中"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一句,表明了弹筝者善于学习新曲,而这些都是人们所未见名字的新曲。可见,由于这些新曲刚刚流传开来,还没有完全传遍整个洛阳城。

关于唐代筝乐的音乐特点,柳中庸《听筝》诗云:"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

描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筝发出的悲怨之声与诗人心中的离别之情交相呼应。虽未正面写弹筝者的技艺,但是通过弹筝者弾奏的曲调所传达出来的悲怨离别之情,更能突出弹筝者精湛的技艺和感人至深的表现力。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透过文豪诗词感受唐代筝乐

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写弹筝的女子用纤白的手弹筝,女子为了引起听者的注意,时而故意拨错筝弦。这里用了一个典故。

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李端诗中"欲得周郎顾",写出了当时坐在一旁的听者没有看她,是因为已经完全沉醉在美妙的筝声中了。这首诗将弹筝者独特的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得十分传神。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诗云:"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干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这首诗是王昌龄晚年被贬商途中所作,是描写因听筝而引起的一番感慨。诗中用"孤舟"、"微月"、"枫林"三种秋景,构成了一个较为凄清的景象,为等曲的演奏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分付鸣筝与客心"写出在这种深秋的环境中,诗人只有通过听筝来消解异乡的愁绪了。听《水调子》曲,将秋景、筝声和诗人的心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弾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诗人情绪激动,不能自已,刻画出筝乐表现的悲切音调,使诗人的情绪随之变化,突出了筝乐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高度发达的筝乐表演艺术,必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演奏家。唐代的等演奏家灿若群星,姚美人、崔七妓人、郑女、筝妓伍卿、汝阳王孙家筝妓、李周、李湖州孺人等,都在唐代诗作中留下了精彩表现。例如,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等》诗云:"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弾去,白尽江州司马头。生动描绘了崔七妓人演奏筝乐时的哀怨愁思。

唐代的筝曲作品极为丰富,现存日本的古乐谱《仁智要录》载有200余首筝曲,多为隋唐时期所传。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曲谱《类筝治要》中也载有大量筝曲。筝乐在唐代的独奏乐器地位可见一斑。此时较有代表性的筝曲有《凉州》、《白丝》、《升天行》、《春莺啭》、《伊州》、《水调子》等。《凉州》又作《梁州》,唐开元六年(718年)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后发展为《凉州》大曲。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诗云:"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诗中描写听李湖州孺人用等弹奏《梁州》大曲的场面。日本《仁智要录》唐传十三弦筝谱古谱中也收录了此曲。

唐代筝乐的演奏场合十分广泛,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形成了筝声可处处听闻的局面。唐代筝的演奏场合为:官廷及地方官署、民间(包括官员家、商人富贾家、商业性的青楼)。在宫廷音乐活动中,等已经成为主要乐器。在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清乐、西凉乐、龟兹乐、高丽乐都使用等。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透过文豪诗词感受唐代筝乐

李白《春日行》诗写道:"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乡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描写深宫中弹筝的情景。宫廷中,乐伎们常在众多场合弹奏筝。唐代筝的演奏技艺,由于宫廷重视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十三弦筝在民间十分流行。张祜《听筝(一作题宋州田大夫家乐丘家筝)》诗云:"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这首诗描写在大夫家中听筝乐。唐代官员家中多备有家妓,可看出官员、大夫阶层对音乐的爱好。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中写道:"大扁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这首诗描写了在商人船上弹筝的场面。又徐凝《乐府新诗》诗云:"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域西好少年。"

白居易《奉酬准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诗云:"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

可见,商人平时也备养家妓,以供消遣增添兴致之用。筝在青楼中也经常演奏。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其一)》写道:"白马金鞍从武皇,连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诗中展现了两个场景,一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旌旗十万如此浩浩荡荡的军队,在长安街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是长安街道旁边的处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

长杨是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宫是汉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在这里,王昌龄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景呈现盛唐的现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