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二)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二)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5 17:41:12
阅读:

鲁迅小说的突出成就在于塑造了一批被深刻烙印上“国民性”的典型人物。一直以来,有关鲁迅小说“国民性”的探讨实属老生常谈,对于“国民性”的特征、表现及内涵等学界已做了丰富且充分的研究。然而,在“国民性”批判的总体视角下,某些深层问题却未得到真正解决,如“国民性”的社会心理根源何在?“国民性”的表现与鲁迅的创作心理有何关联?诸如此类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讨论。《说文解字》指出:“痛者,病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病”与“痛”紧密相连。因此,目前相关研究可完善之处为:仅关注“病”之表露,而未解“痛”之深刻。“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鲁迅小说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史,更是一部属于国民的“痛史”。只有深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理解国民作为“人”的一种最深刻而普遍的痛苦,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鲁迅对“国民性”文学表现的真正目的与历史价值。

2.0

“就死的悲哀”与“惊醒的苦楚”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二)

作为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对蒙昧的国民与觉醒后的先驱者的痛苦有着深入而独到的体认。有如著名的 “铁屋子”之喻,实则道出了新旧国民在那个震荡时代所经受痛苦的两种形态:从昏睡入死灭的人,尽管或许不曾感到,却实背负着“就死的悲哀”;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则面临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和“呐喊” 与否的存亡抉择。从这一层面上说,无论觉醒与否,铁屋子里的人都囿于不同程度的痛苦之中。然而,鲁迅又言“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此,围绕这两类国民,鲁迅在小说中做了更为全面的反映和更为深刻的思考。

愚昧与麻木向来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靶标。 他们或是“吃人者”,或是“被吃者”;或是地主、老板、 教师,或是连姓名也没有的一群闲人、看客。但他们共有的特性是:在这昏暗的社会中不曾有过半点的觉醒。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足以为不幸的。” 对于痛苦,沉睡中的国民或有所感知,但这样的痛苦早已被厚茧包裹,难以对他们的灵魂有丝毫的刺痛。《风波》中的七斤一家因辫子担惊受怕,唯恐“皇帝坐了龙庭”后,剃了发的七斤惹祸上身;而安度“风波”后,七斤又受到村里人“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在封闭落后的村落中,革 命的不彻底性暴露无遗,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存亡和利益,而对这辫子去留背后的政治、历史因素漠不关心, 此为“愚”与“私”;《白光》中的秀才陈士成屡次落榜, 出路难觅,却只叹得一声“这回又完了”,转而鬼迷心窍地去发掘那祖上的银子,落得浮尸郊野的下场,此 为“迂”与“贪”;《药》之中以康大叔为首的茶客在背后訾议献身革命的烈士夏瑜,极尽冷嘲热讽之能,此为“漠”与“恶”……还有众多篇章中的看客群像—— 他们爱凑热闹、恃强凌弱,对于一切都是事不关己的态度。殊不知,命运的钢刀正在一个又一个人的脖颈上沙沙作响。“在这个人来人往的世界,痛苦的可能性是内在的。当人堕落败坏,他们必然利用这种可能性彼此伤害;或许,人类五分之四的痛苦都是由此造成的”。对于看客,鲁迅固深恶痛绝。而描绘这样的一群 人,对鲁迅来说更是悲哀而痛苦的。

相比之下,《长明灯》则把觉醒者置入了一个现实的境地中,更体现了其“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挣扎与痛苦。吉光村的人们竟坚信长明灯一灭,村子就要变海,人就要变成泥鳅;而“疯子”却坚持要吹灭它,吹不灭就要放火,最终被人们囚于庙中,口中还说着: “我放火!”从小说构思来看,“疯子”与“狂人”的处境十分类似,只不过《长明灯》对“疯子”的刻画更依 托于侧面描写—— 一个孤绝、固执的“斗士”形象跃 然纸上。在“我放火!”背后,我们仿佛听到了左拉 “J’accuse!”那穿透时代的慷慨激愤之声在耳边响起。 然而,无论是吹熄还是放火,他都不可能改变村民愚昧的思想,他所做的一切也仅为徒劳。那么,“疯子”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吗?在暗讽形式主义或激进主义的背后,鲁迅也流露出了深长的悲哀和难言的凄凉: “……又看见一只手扳着木栅,一只手撕着木皮,其间有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觉醒者和先驱者的力量是单薄的,处境是困顿的,阻力也是巨大的,但一心渴望改变、奉献自我的赤诚之愿是不变的。在“疯”与“狂” 中,时代启蒙先驱的背影轮廓被鲁迅勾勒了出来。

2.1

小结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二)

《狂人日记》和《长明灯》刻画了社会变革之初新知识分子的社会面貌,再现了他们觉醒后的特殊处境和心路历程,也承载了鲁迅内心最为深切的痛楚。在 《呐喊》序言中,鲁迅写道:“……独有叫喊于生人中, 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样寂寞的精神境界,便决定了鲁迅的第一声“呐喊”只是“沉郁的低吟”。表现觉醒者之痛,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些文本之后,我们能够依稀看见鲁迅孑然的身影,体味他在 “就死的悲哀”与“惊醒的苦楚”之中的彷徨心境。

作者:周子敬

文章来源:知网

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商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