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7 05:33:45
阅读:

先来讲一件事儿,跟花有关,反正我听完是乐了——

我的一个好朋友,跟她同事在单位楼下聊天,看见路边花坛里开了一种花,据说特别好看。那个女同事拿出手机给花拍照,一边拍一边说了句:“这花长得......挺牛。”她说完,看看我朋友,自己也笑了。

我真的无法通过“挺牛”这个形容,想像那花的样子、状态。我在想,内心该有多粗糙,才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一朵花呢?

而你知道吗?在古代文人细腻的内心世界里,甚至不用指定是莲花、梅花、菊花......只是花,就足够延伸出多种内涵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乱花渐欲迷人眼

花在春天开放,所以花最直白的涵义,就是代表春天的到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因为是早春,还没到百花盛开的季节,能见到的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所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这花草向荣的时节,正是蕴含希望和勃勃生机的春天。

晚唐诗人李山甫的《寒食》,与《钱塘湖春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到处,是散落在不同地方。三点两点雨,十枝五枝花,是于蓬勃中刚刚透出了一点春的消息,还没有到烂漫,没有到满目都是春意的时候。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你看,即便是星星点点的花,即便是这刚刚"冒头"的春意,也被白居易和李山甫敏锐捕捉,更可见诗人对春天、对春暖花开时节的珍惜。

越是珍惜的事物,越害怕失去。所以我们才会听到孟浩然在《春晓》中展开的联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想到落红遍地的景象,喜春之情翻为惜春,这是爱极而惜,惜极而恐啊!

孟浩然惜春,是害怕花落,辛弃疾却是害怕花开。他在《摸鱼儿》中写到:"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如果花能晚一点开,也就能晚一点落,那春天也就会晚一点走吧。辛弃疾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老将,面对花开花落,竟也如此多情起来。在我看来,"惜春长怕花开早"一句,在所有惜春的诗词中,是内心挖掘最深入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一片飞花减却春

人们在早春时节,欣喜地看着花开;在暮春到来时,也要无奈看着花落。这便延伸出了另一层情感,比"惜春"更深切叫做"伤春"。

在李商隐的众多《无题》诗中,有一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暮春残景让人伤心,人世遭逢更触动心肠。

杜甫又为何"伤春"呢?他在《曲江》里说:"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减一片花,春意就会调损,何况眼前是风飘万点。诗名叫《曲江》,因为这是杜甫在曲江池边所作。曲江池,在唐都长安,开元盛世时著名的游览胜地。而杜甫此番前来,却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这时的长安虽然收复,但兵革未息,杜甫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祸乱,心境复杂。游曲江时又正值暮春,所以诗中极见伤春之情。表面是伤心春天离去,实际是借景物荒凉来哀叹时局。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李商隐是因离别而伤春,杜甫是因国乱而伤春,可见"伤春"往往是在某种外部环境的驱动下产生,比如人生境遇之艰难,比如国家时局之危难。

而当南唐后主李煜亡国被俘的大悲大痛,与落花时节交织,便汇成了《浪淘沙》里的千古绝唱:"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词真语切,哀婉动人。

在李煜眼里、心里,花,曾是美好时光的象征。曾几何时,他与小周后画堂幽会:"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菩萨蛮》)那是何等浪漫的光景。而如今,花落春去,也是美好时光的远离

亡国后,李煜不止一次写到落花,除了《浪淘沙》外,还有《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谢了"二字,已经给人一泻千里、一落千丈之感。再补上一个"太匆匆",更使那种变化的急迫感扑面而来。是啊,早上下寒雨,晚上吹骤风,这样的风雨消磨,春红又怎能留得住?美好时光又怎能留得住?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其实"花"至李后主,也同样眼界扩大。从花开的美好、到花落的悲痛,中间是时光无情的流淌、消逝

这种伤情,总让人不忍卒读。所以我更喜欢晏殊在《浣溪沙》里的转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虽无法阻挡一些美好事物和时光的逝去,但同时,我们的人生也会与另外一些美好重逢。"花落"之后还有"燕归",生活的希望就在于此。

我也喜欢苏轼在《蝶恋花·春景》里的视觉转换:"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花已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在一点点褪去,树枝上结出了幼小的青杏。在"残红"之中,苏轼特别注意到了初生的"青杏",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虽然花落了,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春天依旧是美丽而生动的啊。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乱红飞过秋千去

花,是美好生命的象征,所以长被用来比作美人。李白说:"美人如花隔云端""名花倾国两相欢"。白居易说:"云鬓花颜金步摇""雪肤花貌参差是"

如果从这个涵义出发,再去看花落,那便是欧阳修在《蝶恋花》中所说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闺中女子难言的苦痛;花儿纷纷飞过秋千,又好像是青春年华远去。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归来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无需挑明,通过对"花"的描写,传递了出来。

如果"惜春"、"伤春"的是一个女子,那她珍惜的、伤心的,多半都是自己的青春年华吧。

女词人李清照清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卷帘人":这一夜风雨,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卷帘人粗心,回答说"海棠依旧"。李清照摇摇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风雨过后,绿叶会繁茂,但红花必然被吹落了不少,不可能是"依旧"的呀。这"绿肥红瘦"除了惜春之外,也是一个女子以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感慨自己的青春也经不住风雨摧残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花,贯穿在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里,也贯穿在她一生的时光中。她18岁嫁给赵明诚,伉俪情深。后来赵明诚要外出游学,分别时,李清照写下《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里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水流无限似侬愁"之忧。

赵明诚走后,李清照深闺寂寞,深深思念丈夫,在一个重阳佳节,她写下一首《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酒赏菊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西风卷起珠帘,而帘内的人却因为思念伤怀,竟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她带着无限伤感写下一首《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还是菊花,却已不是"人比黄花瘦",花儿自己也憔悴不堪了。而她呢,也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雅致。故物依然,人面全非。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从花开到花瘦,再到花落、甚至"憔悴损",不正是她年华凋零的过程嘛。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不曾有过什么改变。变的是看花的人,变的是看花人周遭的人事。能看到这一层的,都是有过经历的人。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贵妃:"云鬓花颜金步摇"、"雪肤花貌参差是",美貌倾国。可"安史之乱"里,贵妃香消玉殒,当唐玄宗再回长安,他只能含泪长叹:"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花开得像杨贵妃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让人不心生悲戚?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不禁想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在此遇见的那个美丽少女,今年却不知去向。当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

这就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叫"物是人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鲜花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很多时候,人确实无法掌控命运。

欧阳修在《浪淘沙》里,将这种"物是人非"化作珍重之感:"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今年的花比去年红,明年的花可能更好。但去年是两个人结伴观赏,今年是孤单一人,明年更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更不知这花是由谁来欣赏了。这里写了三年的看花人,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交织交错。通过写花,那些老去的眷恋,仿佛又添了新鲜的疼痛。看花看到这种境界,真是足够深刻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结语

不管人们从花开花落里看到多少伤痛,花本身,仍是美好的象征。正因为它美好,所以人们才会害怕失去。

以上四种,是花在诗词中最常见的涵义,但总会有人另辟蹊径,用独到的观点,带给人新的启发。

这其中,我喜欢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漫长,难免有迷茫和困顿,但如果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也许就"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我也喜欢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人总是害怕年华老去,可诗里的那棵老树却不怕老,因为再枯涩盘曲的老树,只要有花在上面生长,它就是漂亮的。

如果我们心里也能开上一朵花,哪怕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它也会一直盛开着,直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每个年华里,无论是青春还是白发,我们也都能如花般美丽绽放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人看花、花不同

回顾:

闺怨、客愁、暮年......夕阳还有更美的打开方式

"举头望明月"的四层境界,会不会有人比李白更高?

杜甫和柳永为它惆怅,王维和刘禹锡因它欢喜,秋天因何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