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你更像哪一个?——《学弈》教学叙事

你更像哪一个?——《学弈》教学叙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0 18:59:10
阅读:

你更像哪一个?

——《学弈》教学叙事

开学第一课就是《文言文两则》,文言文在小学阶段内容相对较少,学生接触的不多,相对于白话文教学难度较大,但是这两篇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以前有过教学文言文失败的经历,心中似乎留下一道抹不去的阴影:对文言文我没有熟练驾驭的本领。所以这次提前几天,我就开始考虑教学方案。网上和手头的资料虽多,却没有太多实用的价值,自己去组织设计,灵感又迟迟不肯光顾。冥思苦想之下,只有慨叹:备课的痛苦谁人知!

终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先布置学生自学,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到时再做定夺不迟。提前两天我便把作业布置了下去:自学《学弈》,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形成文字《我更像哪一个?》。要求有二:第一,不得参阅任何资料;第二,提倡个性化的分析和解读。

没想到,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竟成了“最好”的办法。

你更像哪一个?——《学弈》教学叙事

课上,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可以说是异彩分呈,五花八门,真正达到了我预期的培养学生创造力,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的目的。

在学生自学成果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多数同学在“学习效果跟学习态度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和阐释。于是,在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把这一问题抽取出来,抛给学生,以期通过他们的深入论辩和分析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而学生的观点之多是我在抛出这个问题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老师: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全体学生:(齐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老师: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学生1:有人说,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吧?有人说:不是这样。

学生2: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有的人说,是他的头脑不如前一个人吧?也有人说,不是这样啊。我把他说的“智慧”改成了“头脑”,说“脑子”也行。因为人们平常都这样说:“这个小孩脑子好使!”不会说:“这个小孩智慧好。”(鼓掌)

老师:这是这节课第一位获得掌声的同学,祝贺你!

学生3:老师,我说得比他们还简单,您看行不行?

老师:你真客气!(众笑)你说吧,让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3:有人说他不够聪明,有人说不是这样。(掌声)

老师:这是这节课第二位获得掌声的同学,也向你表示祝贺!那你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3:我认为主要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学习态度(目标)不专一,没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学习的时候三心二意,学习的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学生4:就是,学习效果跟智力虽有关联,但是一般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关键还在于后天的努力程度。我觉得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中游,就跟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平时在家做作业都是开着电视,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着电视连续剧,结果就是成绩每次都不尽人意,但是这种坏习惯又很难改,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养成教育。

在以上论辩告一段落之后,我说:“那么,到底学习效果跟学习态度和智力水平,哪个关系更密切呢?”

学生5说:我就太笨,怎么都学不好。

学生6说:“我觉得周东坡说得不对。”一名平日并不活跃的学生的发言把全班同学,包括我在内,给震惊了——“智力是天生的,先天性的条件,是个人几乎不能改变的,而学习态度和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而且能够改变的,所以我认为学习效果跟学习态度的关系更直接,也是我们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他积极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可以说,当我们在学习中没有更多更明显的优势时,那么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强调智力只能让很多同学失败之后,拿智力差做自己不努力,不专一的借口。正常人的智力差别是不大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瞄准目标,专心致志,绝不能三心二意。我们应该对照一下弈秋的两个学生,看看自己更像哪一个人,只有清楚了自己病在哪儿,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你更像哪一个?——《学弈》教学叙事

几秒钟后,大家才反应过来,教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个多么“个性”的认知!一个多么“独特”的解读啊!掌声中,有赞许,有敬佩,但更多的是对这位同学观点的会意与认同。

虽然有些同学的观点稍显牵强,语言略带稚嫩,但那毕竟是经过他们自己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结论。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比得出一个结论更让人欣喜的收获。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想,这“提出一个问题”的实质亦即“主动探究的过程”吧。

这节课,我觉得特别地累!累在我要时时跟着学生的思路走,累在我要刻刻逼迫自己与学生一起去迸发创新的火花。这节课,我又觉得特别地快乐!乐在听到那么多精彩的发言,乐在与学生一同感受了“快乐思维”的真谛。

于是,想起某位同仁的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你更像哪一个?——《学弈》教学叙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