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10 13:26:48
阅读:

提起“武王伐纣”,中国人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

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楷模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按照几千年来的说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会害怕,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

这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场面出现了:还没等双方交战,70万商军便集体倒戈,杀向朝歌!

延续500多年的商朝就这样灭亡了,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大决战,却出现了一幕极其吊诡的临阵倒戈!

几千年来,这次事件被无数次地传扬,周武王就此成为明君的代表,商纣王也就此成为昏君的典范,而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也被定性为反抗暴君的弃暗投明。以有道伐无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顺理成章”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看似自然,却充满了说不清的吊诡。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说它吊诡,首先得了解奴隶社会的特点。在奴隶社会,奴隶从属于奴隶主,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人会想到反抗,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都是后人强加到人家头上去的,奴隶们还没有这个觉悟。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底层人民反抗暴政还是在800年后的秦朝末年。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一个奴隶造反的例子,不好意思你只能去找古罗马的斯巴达了。况且,斯巴达起义其实比咱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还要晚130多年。

所以,在奴隶社会的巅峰时期——商朝末年,发生奴隶大军临阵倒戈,实在是很可疑的。

其实翻开那时的史料,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身影,这个人叫胶鬲。

说起胶鬲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其实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他了。在孟子那篇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有这样的记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其中“举于鱼盐之中”的胶鬲,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仁兄。

孟子的意思是想说这些人虽然都是起于微贱,但自强不息,创下了不朽的功勋,激励大家“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实这个说法用在胶鬲身上是不合适的。

在江苏扬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即盐商的祖宗,一位是人工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位是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第三位就是胶鬲,是贩运食盐的祖宗。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图:管仲、夙沙氏、胶鬲)

自古盐商都是身家巨富,作为盐商祖宗的胶鬲更是不在话下,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战争从来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商纣王讨伐东夷,耗资无数,眼看国库日渐空虚,这时,周文王向商纣王举荐了胶鬲。对商纣王来说,胶鬲无疑就是救命稻草,其巨额财富让商纣王一下子摆脱了困境。为了报答,商纣王封胶鬲为少师。

但是别忘了,胶鬲终究是周文王的人。

周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开始了灭亡商朝的倒计时。

有一次,商纣王派自己的哥哥微子和胶鬲率领使团访问周国。就是在这次访问中,周武王成功地跟胶鬲对上了暗号,又成功地策反了微子,并许诺事成之后微子世为长侯,胶鬲加富三等,封地运城盐湖地区,全权发展当地盐业。

回到朝歌后,胶鬲开始行动了,成功地将几位能征善战的大将都派到了东夷前线,等到周武王讨伐朝歌时,70万商军正是由胶鬲率领的,“临阵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前后两个“顺理成章”,一个是儒家的“仁”,另一个是兵家的“术”,你说哪一个更接近事实呢?

几千年来,儒家的观点始终占据着上风,认为只要拥有了“仁”,就“仁者无敌”,拥有了“正”,就“邪不胜正”,却从来不讲究跟“不仁”和“邪恶”的斗争方法。可现实却往往是,在“不仁”和“邪恶”面前,“仁”和“正”伤痕累累。

只讲立场,不讲方法,好像是我们一直都在宣扬的东西,更别说歪门邪道了,于是,一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数激昂的口号、青春的热血、盲目的冲动,却惟独不见有效的行动。

承不承认胶鬲的存在,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方向。

其实,承认胶鬲,丝毫都不影响周武王的英明,相反,避讳胶鬲,只会让周武王变得假大空。可惜的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塑造假大空,意淫着“仁者无敌”、“邪不胜正”,这不说是蓄意陷害,至少也是误人子弟。

相关推荐

  • 武王伐纣是“仁者无敌”吗?其实真相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孙叔敖举于海,提起“武王伐纣”,中国人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会害怕,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

    文章阅读
  • 《孟子》经典语录解读20:我行吗?我行!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经典语录: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章阅读
  • 古代著名战役牧野之战,周胜殷败的原因,主要有这4点

    太公望,本文乃作者看一眼世界2019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牧野之战是处于中国西部的商朝封国周灭掉东方大国商的改朝换代的一场大决战。

    文章阅读
  • 「文刀说教」毋娇毋纵 毋陵节而施 毋揠苗助长 动心忍性益所不能

    所以动心忍性,意思是说,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等这些古代圣贤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天将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时,一定先要使其心意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空虚贫穷,使他行动不如意,唯有用磨炼来激励其心志,才能坚忍其心性,增加其所不具备的聪明智慧

    文章阅读
  • 周武王临终前,为何不让姜子牙辅政?担忧重蹈商朝覆辙

    太公望,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商朝末年人,被西伯候姬昌拜为“太师”,尊称为太公望。姜子牙熟读文韬武略,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并被册封为齐侯。武王逝去之后,周成王继位,姜太公继续辅佐执政的周公旦治理天下。周朝开立,姜太公居于首功,其才学渊博,被尊为百家宗师。

    文章阅读
  • 毛主席视曹操为偶像 却有一件事比他厉害

    毛泽东的诗句,在中国,有一个典故被人们津津乐道了数千年,这就是“周公吐哺”的故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辅佐兄长周武王灭掉商纣之后二年,武王姬发一命呜呼,周公又佐成王,摄理新朝。相传周公辅政时,十分重视笼络天下贤人。

    佳句赏析
  • 正值壮年的唐穆宗,为何会突然惨死?

    唐穆宗,我国历经各朝各代的替换,横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拥有众多的君王。有众多被人熟知的明君,因为他们伟大的创造力,让我国的科学、经济、外交政策前进一大步。

    文章阅读
  • “诗囚”孟郊十首经典诗词,意境幽美,余味无穷!

    孟郊的诗,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先世居洛阳。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

    佳句赏析
  • 「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全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佳句赏析
  •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尧、舜“禅让”原来是不存在的!

    韩非子说,题目中的韩非子之说,出自“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这一句。它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尧老了,又糊涂又缺德,舜给他关了禁闭,然后把尧“囚于平阳,取之帝位”。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