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藏文化事业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藏文化事业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2 05:01:54
阅读:
<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xinzhongguochengli_25847_1.html' target='_blank'>新中国成立</a>70年来西藏文化事业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古老的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呈现出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是西藏文化发展最稳定、成果最丰硕、各族人民对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最强的时期。

古老传承重获新生

“小时候,没有机会观赏藏戏,觉得八大藏戏充满了神秘感。现在,我每年都有很多机会观看免费的藏戏演出。”年逾古稀的拉萨市民拉姆说,在旧西藏,并不是所有的藏戏班子都有资格来拉萨演出,所有的农奴也没有资格观赏藏戏演出。

光阴如梭。如今,各地的藏戏班子和戏迷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江嘎尔乡的江嘎尔藏戏班子,演出的是藏戏蓝面具四大流派之一,每年雪顿节,这个戏班必去拉萨演出。

次仁老人生于1928年,14岁时加入江嘎尔藏戏班子,从“仙女”的角色一路演绎至戏师,被称为江嘎尔藏戏的“活化石”。在旧西藏,为谋生,次仁曾同舅舅在八廓古街,挂着唐卡说唱过喇嘛玛尼艺术,流浪乞讨生活;而在新西藏,次仁成为西藏较早录入到国家级非遗传承队伍中的一员。如今,次仁虽已逝世,但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江嘎尔藏戏演员,依然活跃在西藏藏戏舞台之上,用江嘎尔藏戏独具特色的唱腔,传承其风格。

西藏现有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项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89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9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70岁以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占比超过35%。自治区财政每年设立1200万元的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自治区级传承人补助经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补助标准居全国前列。

扎西次仁是为数不多经历过新旧西藏、仍然在世并为传承民族文化奔波的人之一,是嘎尔国家级传承人和拉萨堆谐、拉萨扎念琴弹唱自治区级传承人,扎西次仁说,“我曾见证了新旧西藏的交替,我的人生因新西藏而受益获多。”

坚守传统文化之根

位于昌都市边坝县的萨丁乡小学,有一个“格萨尔说唱兴趣班”。这个由学生组成的兴趣班源于两位边坝籍格萨尔说唱艺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位目不识丁的边坝籍老艺人扎巴被格学专家发现,得到抢救性保护,世界也首次将目光投向这个西藏牧区深处的特殊群体——格萨尔说唱艺人;另一位,则是目前全世界学历最高的说唱神授艺人斯塔多吉。至今,这位边坝县萨丁乡籍年轻说唱艺人,不仅获得了西藏大学硕士学位,还能够说唱120多部《格萨尔史诗》。

自小家境窘迫的斯塔多吉9岁起如梦初醒般地开唱格萨尔史诗,备受关注。缺乏劳力的家庭对他是否继续上学也曾有过争议。但最终,在各级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关怀和帮助下,他得以继续上学,成为既是格萨尔说唱艺人,又是格萨尔史学研究者的特殊人才。2009年,被誉为“藏族文学之冠”“世界文学之林”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底,自治区重大文化工程《格萨尔》藏译汉工程的10部藏译汉书目得以出版发行。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积极保护和发展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间文化遗产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进行大规模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

60年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和传习基地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区命名84个自治区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各级各类非遗传习场所达165处。基本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地(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形成了一批保护工作机制。相继完成了多个濒危项目和20位高龄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大力引导藏医药、唐卡、藏香、手工编织等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使项目可持续发展。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文化艺术焕发新生命

在雪域高原,古老而悠久的藏文化独具魅力。而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的西藏,并非人人享受得起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9月3日起,西藏藏剧团导演索朗占堆带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剧目《高原春雷》(暂定名)剧组,进入紧张排练中。

这部反映新时代翻身农奴幸福生活、讲述朗生(农奴)拉姆在民主改革的春风下,依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编藏戏将于今年上演。索朗占堆说,希望通过传统藏戏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现代化的舞台创作,反映西藏百万农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

西藏现有10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74个县级民间艺术团和近200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这些团体已经成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这与西藏民主改革之前的西藏只有一个布达拉宫宫廷嘎鲁歌舞队外,再无一家专业性艺术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西藏的8支国家级藏戏流派划拨专项经费。”自治区艺研所副所长阿旺旦增说,这一举措促使西藏民间藏戏演出团队从不足50支发展到现在的140多支,演职人员增加至近3000人。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区)艺术团新创作节目达4000余个,演出达1.8万场次。创作推出大型民族歌舞《太阳的女儿》,新编藏戏《六弦琴缘》,话剧《解放·解放!》《共同家园》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不少剧目不仅荣获国家级奖项,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剧目。

60年来,国家投入数百亿元建设近千个文化项目,推动西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对西藏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1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建设。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岗青说,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全区城乡文化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仅“十二五”期间,西藏就集中实施了5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县(区)艺术团排练场,19个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建设,建成1600余个村级文化广场,基本形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区每年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资金5000余万元,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西藏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超过1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以上;国家各部委、省市和单位通过援藏形式,支持西藏文化建设投入超过20亿元。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推荐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藏文化事业万紫千红 欣欣向荣

    万紫千红,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古老的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呈现出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文章阅读
  • 经典文学名著推荐:五本值得你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名著,《檀香刑》:莫言巅峰之作,一部真正民族化的小说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美文欣赏
  • 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12个附方带给你

    胡黄连,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胡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呢?

    诗词赏析
  • 重庆12位老人组队骑摩托车前往西藏 年龄最大的70岁

    周长生,12名老年骑手整装待发。实习记者 陈思 摄 华龙网5月30日16时50分讯(实习记者 陈思 首席记者 徐焱)70岁高龄的老人骑摩托车走完川藏线,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美文欣赏
  • 中国男星娘炮多,原因是中国女性就好这口?!

    周小史,纵观中国娱乐圈的当红炸子鸡们,都完美统一了瘦胳膊细腿儿、毫无健身痕迹的“东亚弱鸡身材”,看着就想灌他们五斤蛋白粉。相比欧美男星的健硕体魄,为什么中国甚至亚洲的男明星越来越Gay里Gay气?

    美文欣赏
  • 盘点出生于西藏的明星,高原上的男神女神有种不一样的美!

    朱贵儿,韩红韩红,大陆女歌手,创作型唱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父亲为汉族知青,母亲为藏族。

    美文欣赏
  • 玉树门户丨第二次盘点藏地著名歌影明星们,那么你喜欢哪一个?

    朱贵儿,1、韩红韩红,作曲家、歌唱家、词作家、音乐制作人、慈善家、导演、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华录百纳娱乐公司董事长兼CEO,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第一,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

    美文欣赏
  • 蔚然而深秀”的西藏,我看过

    蔚然深秀,不了解西藏的朋友,或许会认为这个词与西藏格格不入,其实,不然。虽地处青藏高原,但西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

    文章阅读
  • 最是一年春好处,杏花雨中杨柳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有诗和远方的春日,要么出游,要么神游,捡起一瓣残花,采下一首好诗,这个春,才算跟你亲近了!△1827年的今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逝世。以《春天奏鸣曲》之曼妙旋律,缅怀“乐圣”,捕捉春的气息。

    美文欣赏
  • 蒲松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鬼妖狐仙之父

    蒲松龄简介,《聊斋志异》有多好看我就不说了。我有多喜欢《聊斋志异》我也不说了。今天“花花文化”依旧陆续介绍#世界上100位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18,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