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6 10:29:31
阅读:

唐诗中,写闺怨的诗很多,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封建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能够嫁得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组成一个温馨的家庭,女人便心满意足了。可是,就连这样一个简单的追求和愿望,有很多妇女竟然不能实现,这样,难免会使他们产生抱怨的情绪和心理。之所以会产生许多写闺怨的诗,体现的正是诗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人文关怀。

唐代诗人写闺怨的诗虽然很多,但是由于表现角度不同,截取的生活画面不同,寄托情感的附着物不同,因而并没有发生“撞车”或“撞衫”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雷同感,而是各有其味,各有其妙。纵观这些写闺怨的诗,倒像是一个擂台,展示的是诗艺的比拼。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几首闺怨诗的不同艺术特色

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的诗写得明白晓畅,题目既是诗的主题。他描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浓妆艳抺地登上翠楼,放眼望去,田间小路上的杨柳已经发出嫩绿的叶子,大好时光里却没有丈夫的陪伴。一丝淡淡的愁怨涌上了心头,不该让丈夫到外面去闯荡,谋取功名。

王昌龄笔下的少妇,应该是还没有脱尽稚气的青年女子。由于涉事不深,还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古代女人结婚都比较早,十五六岁便成婚。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个年龄段还应该是个孩子。“少年不知愁滋味”,一个特定的生活场景,让这位少妇初尝到愁怨的滋味。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说过:“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女人爱化妆,一方面是爱美的天性使然;更重要的是为喜欢自己的人才化妆的。王昌龄笔下的凝妆少妇,突然间因失去了审美对象才产了愁怨。其艺术表现手法可谓高妙。

概括说来,王昌龄笔下的闺怨是因景生怨。

张仲素的《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釆叶,昨夜梦渔阳。

张仲素的这首诗,也是一首写闺怨的诗。但是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有着独到之处。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诗意。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诗的题目点出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背景是春天,城外的柳树已经显现出阿娜的身姿。桑树的叶子已经泛绿。提着篮子去采摘桑叶的女子,应该是一个劳动妇女。令人奇怪的是,这妇女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忘记了自己是来采桑叶的。什么原因?她完全还沉浸在昨夜的梦中。因为在昨夜,他梦见自己去渔阳与自己的丈夫相会了。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闺怨,但全诗却未着一个怨字。只是用一个忘记采桑叶的形体动作,便把这种怨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诗中“昨夜梦渔阳”句,是点睛之笔。安禄山起兵叛乱的地方就是渔阳,唐代的渔阳就是如今北京附近的密云。为了平叛安禄山,唐玄宗在全国各地大肆增兵。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诗句,说的就是安史之乱这件事。张仲素诗中采桑女的丈夫,肯定是从军到渔阳参加平叛了。丈夫的生死未卜,采桑女时刻把他挂在心上,哪里还有心思采桑叶呀。

张仲素的闺怨,其艺术表现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的。

唐代诗人写闺怨的诗还有很多,例如李益的《江南曲》、金昌绪的《春怨》、朱庆馀的《宮中词》、李白的《玉阶怨》等,大家可以找来一读,领略诗人们的不同表现艺术手法和特色。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前面对两首比较著名的闺怨诗作了比较详尽的解读分析,对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也作了筒要概括。

诗贵创新。清代的叶燮在他的《原诗》中讲过这样一句话“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意思是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而由我开始说出,这样才能体现创作中的新来。

同样是写闺怨,但是王维的这首《秋夜曲》无论是构思还是表现角度上,都有别于其他任何写闺怨的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请欣赏原诗: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我们还是先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诗意。秋月刚刚升起,露水虽然不是很浓,但还是有的。虽然感到身上的衣服很单薄,但还是不想添加厚一些的衣服。夜已经很深了,还是仍然继续弹着银筝,不想回屋,是因为害怕见到那空空的屋子啊。

秋夜里,一个女子在室外独自弹筝。感觉到身上塞冷却不想添加衣服,弹筝弹到深夜仍不回屋,原因竟是害怕那种独守空房的滋味。王维真是把闺怨写到了极致。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王维这一首写闺怨的诗,妙就妙在前三句只是环境和主人公行为(弹筝)的描写,给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主人公是一个喜爱音乐,达到忘我境地的女子。殊不料,末句给出的原因,竟是因为害怕独守空房的缘故。这种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现手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通常写闺怨的诗,这种怨都是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上。而王维诗中的闺怨,却是表现在心理上。说明这种怨,己给主人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是一种痛彻骨髓的怨。

唐代写闺怨诗的诗很多,王维的《秋夜曲》别具一格

“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小孩子在听到口哨声之后,就会撒尿;有些成年人一听说外面天气很冷,浑身就会起鸡皮疙瘩。这都是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

在王维的这首诗中,主人公宁肯弹筝到深夜也不愿回屋,是因为独守空房,己经对她的心理造成伤害,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反应。王维笔下的这一闺怨,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首写闺怨的诗。

唐诗中写闺怨的诗很多,这些诗各具特色。相比较而言,王维的这首《秋夜曲》的特色更为鲜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