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6 08:59:40
阅读:

1965年,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兰亭序

这一论断,惊世骇俗,在当时的学术界及文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一场堪称世纪大辩论的学术争辩,被称为"兰亭争辩"。

时至今日,孰是孰非似乎早已一目了然。然而半世纪过去,我们很多人只知有此一场学术辩论,却对郭沫若为何得此结论不甚了了,甚至以此嘲笑郭胡乱臆测。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郭沫若

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是当时中国学术界泰斗人物。对于颠覆中国几千年文化认识重大事件,岂敢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要知当时的学术界,可绝非今日紧靠几篇论文就能混上的"砖家"们可比的。

既然如此,郭沫若缘何有此论断呢?

为了叙述清楚,我们从两方面介绍郭沫若的论点与论据。

《兰亭序》书迹非王羲之所书

1964年、1965年,两块东晋墓志先后于南京出土,即《谢鲲墓志》及《王兴之夫妇墓志》。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谢鲲墓志

谢鲲者,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的谢安的伯父,卒于公元323年,距《兰亭序》的书写(353年)相隔30年。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王兴之夫妇墓志

王兴之者,王羲之的堂兄,卒于公元341年,其夫人卒于公元348年,二人去世相隔8年,但墓志为同一人所写,同时,郭又根据碑文中的称谓推断书写者当为兴之的兄弟。晚者距《兰亭序》的书写仅有5年。

其它例证有:

1958年出土的东晋《颜刘氏墓志》,书于公元345年,距《兰亭序》书写相隔8年。

1962年出土的东晋《刘墓志》,书于公元358年,晚于《兰亭序》5年。

对比书体特征,郭沫若因此怀疑《兰亭序》的可靠性。

在东晋初年的三十几年间,就这些墓志看来,基本上还是隶书的体段,和北朝的碑刻一致,只有《颜刘氏墓志》中有些字有后来的楷书笔意。这对于传世东晋字帖,特别是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东晋字帖,特别是《兰亭序》的可靠性问题,便不能不重新提出来了。

《兰亭序》文章非王羲之所作

首先,从文献资料上的否定。

最早可见的《兰亭序》是收录在南朝《世说新语》中,当时称之为《临河序》。然而,临河序与《兰亭序》的文字上有着较大出入。

《临河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对比今日所见《兰亭序》,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同时,南梁萧统的《文选》并未收录《兰亭序》。

其次,从全文气氛格调上的否定。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是和他的朋友子侄于三月三日游春,畅快地饮酒赋诗。有十一个人做了两篇,有十五个人做了一篇,有十五个人没有做成,没做成的还要罚酒,其乐融融。纵观这些诗作,几乎都是乐观豁达的,没有什么悲观的气息。

然而,从《兰亭序》中"夫人之相与"之后,悲观消极之气流转于字里行间。而此处,正是与《临河序》相比,多出来的部分。

总所周知,《兰亭序》是自唐以后名声大显。而唐以前并无《兰亭序》的完整记载,行文之中,前后文气氛格调又迥然不同,可见,郭沫若的怀疑也是完全有理由的。

兰亭序是何人所书?

郭沫若不仅提出了对《兰亭序》的怀疑,同时也给了一个解疑的肯定答案。

《兰亭序》是王羲之后世子孙智永伪托。

论据有四:

54年前,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断

“癸丑”二字

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癸丑"二字是后来填补进去的,无奈位置留小了,只好将二字压缩。但生活在在干支纪年盛行时代的王羲之,暮春三月了还不知道本年的干支?要留空后补?这无疑是伪托者的失误所造成的。以此看,《兰亭序》伪托无疑。

二、唐代编撰的《晋书》已收有《兰亭序》,而南梁仅见《临河序》,梁、唐之间相距60年,伪托当于此时。而智永正生活于陈、隋之间。时间符合。

三、文献多有记载,《兰亭序》是太宗自僧辩才处所得,而辩才之《兰亭序》正是其师智永所留。

四、北宋《淳化阁帖》曾误将智永书归于王羲之名下,可见智永书与王羲之书颇为相像。

以上即为郭沫若先生对《兰亭序》的质疑与论断,不管是非对错,郭能在能看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大胆的对经典提出质疑与分析,这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他利用"二重证据法",即出土文物与与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来辩伪,相较于传统"古文家笔法"的论证,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

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典还是经典,但对经典质疑的声音却很少听到了。50多年前的郭沫若,冒着被人唾骂的风险大胆提出质疑,这足以让今天的"大师"、"专家"们汗颜!

书学后进,才疏学浅,如有谬误,烦请指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