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的职场谋略?一定多读几遍,有益人生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的职场谋略?一定多读几遍,有益人生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16 08:36:05
阅读: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职场谋略?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的职场谋略?一定多读几遍,有益人生

一个人在职场的状态决定了整个人生的状态。

前职场时代是读书时代,就算考个牛津哈佛也不能定调。后职场时代是退休阶段,虽然说夕阳发余热,但你在人们心目中的成就还是定格在退休前的职位上。混到发讣告时,上面还要印着生前的职场位置。

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待上十年,却无升迁迹象,眼看着自己老得头发白、牙齿落,咋办?且看唐代韩愈的职场突围术。

十年不得升迁

韩愈进入职场前就不顺,19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次,失败三次,到第四届才考上,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复读三届。考上进士了,好呀。别急,进士还只是一个干部身份,要戴个乌纱帽,吏部那里还有一拨考试。韩愈同学又是连考三次,失败三次。考不上就找关系,给宰相写信,连写三封,封封无回音。写信不行,咱就登门。登门三次,次次吃闭门羹。此路不通,还是继续考试吧。顶着个光杆进士的身份一直熬到32岁,才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好歹是个正式干部,正式进入职场了。

总不升职 身体变衰

别急,豆腐还热着呢,性急是吃不了的。初入职场更加郁闷。34岁时,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个干部,却不是官,是大唐帝国高等院校的老师,搞理论工作和上课的。中间下过地方,闹过矛盾,到四十来岁,还是被调回学校教书,一眨眼45岁了,还在这个位置上待着。

45岁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在这个年龄,韩愈的头发已经白了,牙齿一颗一颗掉落,衰象阻都阻不住。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发达,虽然大家吃的都是无污染食品,可是在四五十岁这个年纪上死的人一大把。唐太宗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活了52岁。

心怀壮志的韩愈教授,还在天天夹着讲义去给学生上课混饭吃。说不定哪天挂了,他的职场位置就定格在国子监博士这个框框里了。压力大呀,得想法子了。

职场突围:一起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

这是唐元和八年,也就是公元813年的某一个清晨。国子监的同学们做完早操,吃完早饭,开始集中受训。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教授正儿八经训话了,他首先说了一句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接着就开始给大家鼓气:同学们,你们碰上了好时代,咱们政府生怕各位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要大家有一技之长,政府就会想方设法给你安排一个位置,所以你们要努力,只担心自己学不到真本事,而不要担心政府看不到你的真本事。听明白了吗?

按往常的理解,学生们接下来应该就是一声“明白”,立正稍息,解散,上课。那天的气氛却有些诡异。程序有点乱,不按常规进行。

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忽然人群中有一个学生对韩教授的训话嗤之以鼻。

他居然嘲笑韩老师:“得了吧,韩教授,您就甭忽悠同学们了(原文是:先生欺余哉!)。跟您学习研究这么多年了,您那点事情我们还不清楚吗?老师您嘴巴里念念叨叨儒家经典没消停过,两个手哆哆嗦嗦翻阅诸子百家没歇过。凡是我中华优秀文化的纲要和奥妙您都进行了总结,晚上见您的房间里灯光没熄过呢,您做学问可真不是一般的勤奋。您又不遗余力地批判歪理邪说,弘扬我儒家正气,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可谓力挽狂澜,您在捍卫儒家主流方面可谓不辞辛劳。您又富有文采,自古至今各个大家的功力都被您的吸功大法给吸收了,文章写得又性感又奔放,可以说是我们大唐帝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您年少时勇敢有为,如今举止得体,谦虚谨慎。老师您的素质是没得说了。可是您这样的高素质却没让您混上高位置。您瞧瞧您现在的处境,在单位,领导不喜欢你,在家里,朋友不理睬你。老婆挨饿。儿女挨冻。韩教授,你可别生气,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您就是一头大尾巴狼,往前走,就踩着自己下巴,往后走,就踩着自己的尾巴,进退都不容易。可怜您人还不到50岁,头顶秃了,牙齿缺了,一副狼狈样。您还好意思教训我们吗?”

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先生您的训话没有说服力,您的遭遇没有说服力,在职场上做得好不等于混得好。

事件分析:借别人的嘴巴发自己的牢骚

很常规的一场先生训话,却让一个学生的毒舌给搅黄了。读书都读到中央太学的地步了,素质那是相当的高,文采逻辑没得说,句句中的,字字穿心,将先生的矛和盾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不过,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分析,去发现这番毒舌之言,里头奥妙大得很。好,让我们暂停一下这场闹剧,再回放一下现场录音,进行取证分析。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的职场谋略?一定多读几遍,有益人生

韩愈回驳:低调表态 很知足没有怨言

韩愈先生训话被这么搅了一通,该怎么应答呢?他很低调地发表一番讲话:“同学,你过来,听我说。高明的工匠建房,楠木也用,废柴也用;高明的医生治病,泻药也用,人参也用;高明的宰相治国,愚材也用,贤才也用。你们的韩老师就是废柴,就是泻药,就是愚才。可是我这样无德无能的家伙还月月有工资发,不种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穿,好歹也是国家工作人员。能力这么差,可老板不解雇我,还给我发工资。我在同事面前吃点白眼,下放一两次,那是我应该的。”

总之就是:我对政府,对组织,对老板,没意见,我知足。这话,又是一番讲究。你替我抱怨,如果跟着应和只会有失朝廷教员风范,我迂回一枪,用谦虚谨慎的姿态发表讲话,表明我个人并不介意。这样好啊,牢骚的话我没讲,却让大家听到了,可又没失风度。

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教学事件。可能在某一次课后,或者在晚自习后,韩愈教授将一个死党学生叫出来,吩咐明天早上训话时你就如此如此照着我的话去做。至于牢骚的话,先生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记熟了。

当然,以上是我本人杜撰的,但通过这次对话引起上头人事部门对他职位的重视,那是没错的。

事件后续:当年就得到提拔并干得很好

太学是朝廷的文化机构、舆论阵地,喊句话,上头的人还是听得到的。果然,没过多久,韩愈老师被提拔了:当年就从高校调出来,去给朝廷修史。别小看修史,这在当时是要害部门,相关工作是宰相主持的。在工作过程中和宰相一个饭堂用餐,寒暄几句还是有机会的。第二年,又当考工郎中,专门负责文武官员的绩效考评,是个有实权的职务。到第三年,当了中书舍人,专门负责给皇帝写圣旨,起草文件,这下就能参与中央机密事务了。

发了牢骚得到提拔,还得让上头的人觉得提拔你是多么的正确。韩愈老师不负众望,干了几票好业务。

发牢骚后的第4年,朝廷委任裴度平定淮西叛军,韩愈任参谋长,在此次胜利的军事行动中出谋划策,韩老师不只会教书,还会打仗。

发牢骚后的第6年,勇敢地上书皇帝劝谏迎佛骨事件,被下放潮州,又在短期内横扫一切害人虫:鳄鱼,并开启当地的文化事业。

发牢骚后的第8年,韩愈老师升为大唐帝国副国防部长(兵部侍郎),后来单枪匹马深入镇州叛军军营内,面对一帮赳赳武夫的刀枪,痛斥叛军首领,维护了中央政府的尊严。

职场启发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既然入了这个场子,用淡泊名利来掩盖自己长期得不到提拔的事实是没用的。如果长期上不去,你又不方便发牢骚,咋办?文学家韩愈这个法子似乎可以一用。

孤军突围不如借师突围

你可以让周围的人替你发牢骚,替你说话。怎么替你说话?你自己要干得确实不错,而且人缘也好,让大家都替你内疚,久而久之,这些情绪总会传到老板那里去。有些话,别人说总比自己说好。

突围之后要有佳绩

提拔后就要真的干几票好业务,让老板觉得以前没有提拔你真的是一个错误,而千万不能让老板觉得现在提拔你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突围之后另辟战场

在提拔后,要干得出色还有一个法子。

你以前没有得到重视,可能是你的工作性质不容易引起重视。例如韩愈从事的是理论教学工作,在乱世的中唐难以引起重视和喝彩。那么你可以另辟蹊径,做另一件能出彩的业务。

奇文欣赏

以上的教学事件被韩愈写成了一篇文章,名曰《进学解》。或者,当时的太学根本没有发生这么一起事件,只是韩愈写了一部类似于纪实的小说,其实就是一份生动精彩的提拔申请书。

到如今,《进学解》的申请书功能已经退化,它的文学色彩却越来越浓厚。

这篇文的妙处就在于借别人的嘴巴,处处发自己的牢骚;轮到自己发言了,却无半句牢骚,处处替不公平的职场维护,真的是维护吗?不是,是让职场上的老板惭愧。这个就是讲反话的艺术。喜欢写文章的,可以学着点。

文中金句:

原文: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牴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翻译:对记事文一定提取要点,对言论文一定探索旨意。知识越多越好,大小通吃。白天读书晚上点灯继续。年头到年尾,勤学不断。先生学习真用功。抵制、批驳异端,排斥佛道,弥补不足,阐发奥妙。寻找失传的思想,独自广泛搜求并继承。在文化思想上力挽狂澜,创建正道。

名篇《进学解》是韩愈的职场谋略?一定多读几遍,有益人生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