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03 12:31:31
阅读:

本文乃凝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望海楼”句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

伍员:伍子胥,因苦谏吴王夫差杀掉越王勾践,反遭夫差赐死。后吴国果为勾践所破。后人怜其忠义,为其立庙。苏小:苏小小。传说为六朝时钱塘名妓。

“红袖”句原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红袖,女子的代称。柿蒂,指杭州所产之绫,花纹似柿蒂而得名。

“青旗”句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裙腰”句原注:“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斜,与“花”押韵,普通话宜读xia(二声)。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凡好诗必有好结构。这首诗看似散乱,实则步骤井然,只是我们若有于题中的“望”字,以为“望”必是静立某处,居高望远,便看不出这首诗的层次。

如清代屈复所著《唐诗成法》,谓“八句皆写春望,不用承接照应、一直排去,此一法也”,此言已误,律诗前后八句,承转分明,断无此法;又谓““夜’字不妥,易‘晓’字方与首句相应”,又是死扣“望”字,以为既云“望”,则必是望眼实见之物。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又如今人评论此诗,也以为首句望海楼,即是诗人所在之处,以下皆是诗人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倚楼眺望所见,看似合理,其实也有不妥之处。

其实,望海楼是诗人仰望所见,城上高楼背倚朝霞,远远望去备觉光彩绚烂,所以才下一“明”字;这一句,放在全诗开头,也恰像是一幅图画的背景。若身在楼中,则“明”字反而不够贴切,次句的“踏”字亦无着落。“踏”字带出诗人自己,“护江堤”才是诗人所在。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诗人信马闲行,以下的伍员庙、苏小家、市集、酒楼、西南路,皆是沿途望见之景。

三句的“涛”字,果然恰恰便是紧接“江”字而来,诗人沿江堤而行,这时已行近伍员庙。伍员庙是眼前望见之景,“涛声夜入”,是想象之事,夜静涛鸣,何况是伍员之庙,写得极悲壮。四句转到另外的景致,写柳色,写苏小家,则又有妩媚之致。这两句中的动词,“入”字深沉,“藏”字小巧,各自得宜。“苏小家”已带出人烟迹象来。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五句已行近人来人往的集市,然而只写“红袖织绫”之大概热闹景象,切合“望”字,虽只是影影绰绰的一笔,却已写出一方风情,已可想见纷纷攘攘之状;而只写红袖,不涉贩夫走卒,便不带尘嚣之意。六句青旗酒楼,才是诗人想要前去或目注神驰的所在,而“青旗”“梨花”一点缀,便觉清新雅致。

七八句“西南路”,则是诗人前去酒家楼或遥遥相望时所见,“裙腰”形容盘山而上的春草芳径,新颖别致。“谁开”这一问,诗人又现出身来,与“踏睛沙”相应。

白居易《杭州春望》:写杭州春日的7处景色,语言明快,色调清丽

这首诗语言明快,色调清丽,固是其佳处,而写“望”则处处是望,景物虽多,画面虽广,却历历有序,且通首看来,首句写自然之景,三四句写景而渐渐带出人境,五句纯是人境,六句转写行人较少的青旗酒楼,七八句又纯是写景,略写人,详写景,主次得宜,既字写尽“望”字,又不离“春”之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