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1 16:23:02
阅读:

某日翻看旧书《立言画刊》,有一篇文章名曰:《杀黄随笔》,看文章题目吓了一跳,粗览“黄桂秋”三个字映入眼帘,以为是说当时的京剧名旦黄桂秋遇刺了呢,等我仔细看了看内容,不禁哑然失笑,这也没有把黄桂秋杀了啊。再一看作者,我去,哈杀黄。怎么起这么个名字,这得和黄桂秋有多大仇多大怨啊?哈哈。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立言画刊

其实这位哈先生和黄桂秋没有仇怨,非但没仇怨,他还很喜欢黄桂秋,很捧黄。他是民国著名剧评家,并且擅长摄影,和很多京剧名家都有接触和来往,所以,他写了很多介绍京剧名角儿的趣闻轶事点评文章。他曾撰文称赞孟小冬是:“巾帼须眉”,“自拜余叔岩之后,依如金佛重装,愈发灿烂辉煌,缭系乾坤两性之须眉界了”。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哈杀黄画像

我们知道,京剧“四大名旦”,这四位旦角宗师,都有很强大的幕僚以及粉丝群,当时称梅党程党白党等。

其实这位剧评家也算是当年捧黄的一员,只可惜,黄无论艺术和人脉以及财力,还是后台宣传力度,都没有四大硬气,并久居演出于上海。因此,喜欢他的人,捧他的人,也只是摇旗呐喊,应者寥寥,形不成势力,这也算是黄艺术高超,影响差的一个原因吧。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京剧的“四大名旦”

《杀黄随笔》这篇文章写于1939年,文章回忆说:1929年的时候,黄桂秋虽然很年轻,但和当时的名伶朱琴心,徐碧云已经可以讲平起平坐了。

这位哈记者说:这个时候的黄桂秋,无论扮相嗓音都在“水准之上,极其适合于大派头之旦角戏路”,大派头是啥派头,不就是正宗青衣吗,你要说《祭江》的孙尚香是“大派头旦角”倒还恰如其分,可是,京剧舞台上的人物五花八门,《武家坡》的王宝钏多少还剩点派头,那《女起解》的苏三是啥派头?呵呵。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黄桂秋演《祭江》

其实哈先生喜欢黄桂秋是有原因的,他认为,黄嗓音独特,特别会唱,而且唱法嗲糯声音迷人,当时在三庆园演出《南天门》、《审头刺汤》极受欢迎。特别《刺汤》一剧,“连用巧腔,一声一彩!”。

后来,黄桂秋入马连良的“扶风社”,结果没过多久,他就自己挑班了,老戏新戏频繁上演,尤以私房戏《蝴蝶媒》最受欢迎,黄桂秋在戏里当场作画,大受称赞。此后十几年,在北京的名气始终不衰,并且历演于关东、山东、湖南、湖北、上海足迹遍布华夏大江南北。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黄桂秋演《蝴蝶媒》

看到这里我就有了疑问,这演绎的势头可以讲国内闻名,也直追“四大名旦”,怎么后来就不回北京落户演出了呢?而且他的后半生的艺术生涯,基本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看旧书《立言画刊》误以为那篇“杀黄随笔”是写名旦黄桂秋遇刺了

京剧大家黄桂秋先生

总而言之,不是写手哈杀黄喜欢黄桂秋,今天喜欢黄桂秋的也是大有人在。他独特的嗓音曼妙的唱腔,百听不厌,真的不输“四大”。只可惜,京剧历来以“京朝派”为根据地,黄的艺术高超,运气就不一定有那么好了,他无论艺术和人生都有很多很多的不如意,以至于当时的人们还给他安了一个“霉旦”之称,这样说来黄桂秋的艺术,没有得到他应该有的地位和认可,也就不奇怪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