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1 07:27:22
阅读: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changanshiershichen_3944_1.html' target='_blank'>长安十二时辰</a>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有朋友告诉我,看着看着《长安十二时辰》,就突然开始流泪,甚至坦言,“看不下去了,太伤感!”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感?不可否认,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完全步入了国产电视剧超一流水平的行列,虽然到处在生产着烂剧。

作为旅游领域的创造者,依然信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古训。每一次读到关于大唐的文章,印象里总觉得是煌煌盛世。比如“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描述了大唐的盛世气魄。

然而,重新审视这篇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唐诗,才真正理解了《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悲欢与热血。这就是唐代王翰所写的《凉州词》: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这首诗即使今天读来,似乎也是白话一般,基本上理解毫无问题,可是,又有几人真正读懂?

一、关于凉州:张小敬、崔器的陇右兵

凉州这个地名至今依然使用,但在一般人印象中,说到凉州,总觉得有种厚重的历史感。其实,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一带,在唐时属陇右道。

张小敬、崔器都曾是陇右兵的一员。《长安十二时辰》中介绍张小敬时就说他“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而崔器,也不是吃干饭、装伪娘者可比,“陇右崔器,旧历二十三年募兵,军帐中攒有贼头八十四颗。”足见当时陇右兵之彪悍。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陇右兵之所以彪悍,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无论是贞观十道、还是开元十五道,陇右道都拥有及其特殊的战略地位。陇右,“陇山之右”,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青海海东、新疆中东部一带,是唐朝联接中亚地区的重要走廊。陇右兴,则大唐安,陇右亡,则大唐败。

而陇右,北面有突厥的骚扰,南面有吐蕃的进攻。正因为极为频繁的战争,塑造了陇右兵的彪悍与大无畏、不惧死的勇气。即使很多观众对崔器颇有微词,依然不能否认他的赫赫战功,毕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崔器最终以一人之力战死之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该原谅他曾经因追求功名而投身右骁卫的小节。

二、葡萄美酒、琵琶:第八团和崔器都应该喝过的美酒、听过的音乐

野葡萄中国自古就有,但是作为一种水果,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原的。即使唐代时葡萄已经在中原生根发芽,但在诗文之中,葡萄美酒依然暗指西域一带出产的美酒。而琵琶,更是西域特有的乐器。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美酒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美酒与文人墨客的结合,往往创作出惊世名篇,正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美酒与壮士的结合,成就了“武松打虎”、“荆轲刺秦”的千古绝唱;而美酒与战士的结合,却往往营造出悲怆的气概,“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在血与火的拼杀之余,我相信,无论是第八团,还是陇右崔器,在慷慨激昂的琵琶声里,一定会在葡萄美酒的狂饮中寻找片刻的安慰。

正如唐代韦应物所写道:“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三、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语道破,张小敬、龙波都无非是盛世蚍蜉

“蚍蜉撼树”的成语大家都知道,“蚍蜉”就是一种蚂蚁。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龙波建立了“蚍蜉”组织,精心策划一场惊天大局,为讨一个公道,即使明知蚍蜉之微,也要以死撼动大树。

龙波是蚍蜉,张小敬何尝不是蚍蜉?

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尽长安十二时辰的悲凉,唐诗里的张小敬、龙波

还是檀棋活得明白:“不管绿袍红袍紫袍,圣人之下,都是蚍蜉。”

这也正是王翰说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无论是斩杀84贼人的崔器,还是大唐最精锐的安西军第八团,都是蚍蜉。他们的死,无非圣人葡萄美酒中的一滴血红。

张小敬、龙波都是蚍蜉。龙波懂了,张小敬懂了吗?

最令人唏嘘和落泪的是,蚍蜉也怀揣的那一份“兄弟和肝胆之义”。当年在烽燧堡血战之时,萧归可以将自己的后背完全信任地交给张小敬,花萼楼中,龙波依然可以用大唐的龙旗将张小敬就出来。“也好,让我死在自己兄弟手里,也不算亏”。

就此泪流满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