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1 02:11:18
阅读:

作者:宋涛、王笑梦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了血与火的时代。无数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的这一段展露峥嵘,多少关键时刻决定了此后近百年中华的走向。在无数的故事和传说中,“汉阳造”这个名字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历史的瞬间,它见证了那些英雄人物的风云激荡、见证了那些关键时刻的分分秒秒。

差点就不在汉阳

要说“汉阳造”,自然就得说到汉阳兵工厂。

作为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在一段时间里,它甚至是全中国唯一靠谱的兵工厂。但也许你不知道,这个举足轻重的兵工厂一开始并没有准备建在汉阳。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清代名臣,洋务运动先驱,汉阳兵工厂的奠基人张之洞。

我们知道,汉阳兵工厂是由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建立起来的。说起来,张之洞之所以想到建兵工厂,主要是受两个因素的刺激:一个当然是清末外国侵略者凭借洋枪洋炮在中国土地上横行的现实;另一个因素则是李鸿章在两江地区大办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尤其是兵工业的举措。

同样是清末名臣,张之洞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不好,起因要追溯到张之洞出仕之初,中了进士以后的他进入翰林院,成了“清流”。而当时以李鸿藻为首的“清流”们和注重洋务的李鸿章矛盾极深,身为“清流”干将的张之洞自然也就和李鸿章结下了梁子。尽管后来张之洞自己出任地方官之后,也认识到洋务的重要性,但积怨难消,再加上张李二人在国防策略、建军重点、外交方针等诸多问题上意见相左,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以至于张之洞经常要跟李鸿章别别苗头、叫叫板。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当时规模宏大的汉阳铁厂,这为造枪打下了基础。

1884年,张之洞就任两广总督。其任上经历了中法战争,张痛感加强军备的重要性。但如果枪炮全靠进口的话,价格实在太贵。据记载,当时一发12磅的英国普通炮弹值银30两之多,一万发最劣等的铜帽子弹也要卖到19两银子。与此同时,李鸿章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在这时进入了鼎盛时期,能生产最新式的后装线膛步枪,且年产量达数千支之多。而当时的广东机器局却只能造少量火药、炮弹等,看在眼里的张之洞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兴起了自己办个枪炮厂的念头。

1888年7月13日,张之洞致电时任清朝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的洪钧,请他代为了解造德国“连珠步枪”(即连发步枪)的机器要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到货。8月16日,洪钧回电:“枪机日成50杆,装备在外,需价130万码(德国马克),约1年可成。”仅凭这么简单的一个回电,张之洞即于8月31日拍板,请洪钧“枪机仍用日成50杆者,即订定。……款即汇”。如此匆忙就做决定,甚至于对机器设备的详情都一无所知,一方面表明张之洞急于建设兵工厂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个阶段的张之洞对于新式装备和新式机械其实还懵然无知。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3、料理公务的张之洞。

确定要买造枪的机器了,钱从哪里来呢?原来,张之洞挪用了1886年至1888年广东文武官绅及盐商捐造兵船的80万两费用。张一向认为,陆防比海防重要,所以,挪用造兵船的钱去造枪炮厂,实在正常得很。一切敲定之后,张之洞还专门在1889年8月3日向光绪皇帝上了个奏折,说明筹建广东枪炮厂的经过。

只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张之洞这个奏折递上去不久,他被调任湖广总督,还没交货的枪炮厂设备顿生变数。继任两广总督的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翰章,他为了支持时任直隶总督的弟弟,便于12月5日上奏折称,广东一来没钱、二来偏远,建不了枪炮厂,干脆把设备转移到天津、通州等地建厂。李鸿章当然乐意,迅速复函赞成,张之洞可就不干了。他于1890年一、二月间多次致电李鸿章和海军衙门,主要意见有三个:一来湖北地处中部,建设枪炮厂的话,产品能支援周边各省和内陆地区;二来湖北周边有煤有铁,原料供应方便;三来广东那边之前已经为枪炮厂筹措好了费用,李翰章说没钱是靠不住的。

几番争论,出于平衡李鸿章实力的考虑,海军衙门最终决定还是把这批设备运到湖北来。而这批设备,就是后来汉阳兵工厂的起家设备。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4、光绪34年汉冶萍公司二等优先股票,这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

和毛瑟公司无关的“毛瑟枪”

1890年3月,海军衙门和户部联合奏请把原定建在广东的枪炮厂移往湖北,4月得到皇帝批准,最终敲定了枪炮厂的“落户之争”。张之洞得到消息后,立即开始建厂的筹备工作。那么,问题就来了,具体要造什么枪?

19世纪后半叶恰逢各种新式武器大发展的阶段,枪械也不例外。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步枪经历了从前装滑膛枪到前装线膛枪,再到后装单发线膛枪,进而到后装连发线膛枪的演进过程。几乎每过10年,步枪就得更新一轮,而对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的中国来说,如此迅速的更新速度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当时国内使用的步枪可谓五花八门、新老不一。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就成了很考验决策者眼力和技术基础的事情。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5、汉阳兵工厂102号界碑

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的张之洞基本上还是个“准军盲”。对于火器的了解大概仅限于“连珠枪”“火炮”之类的简单名词,连容弹量都得别人提醒才想起来问。所以,指望他根据射程、射速、威力、口径之类的性能数据来比较选定枪型自然是不可能了。至于学习老冤家李鸿章和他的江南制造总局,选择美国的林明顿(即今之雷明顿)或者法国的哈乞开司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张之洞也有自己的办法。

当时恰逢普法战争结束不久,新成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通过打败法国证明了自己陆军的强大,一时间,德国陆军从军制到装备都成为诸多国家效仿和引进的对象。也许在张之洞看来,既然德国陆军能打败法国陆军,说明德国陆军的装备也要优于法国陆军,所以选德国步枪准没错。因此,在他最初给洪钧的电报中,提出的要求就是“照德营现用连珠枪新式估造机器”。没错,型号、性能什么的不重要,只要是德国人的现役装备就好。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6、汉阳兵工厂当年的内景。

然而,洪钧的武器知识不比张之洞好到哪里去,以至于张之洞询问要造的枪“连珠几响”时,他回复曰“连珠10响”。但事实上,德国陆军并没有一种装弹10发的步枪,此前装备的毛瑟M1871/84型步枪是在单发的M1871型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来,加装了一个8发的管状弹仓,即使连同枪膛内的一发也不过9发而已。此后装备的步枪,无论是M1888还是M1898,使用的都是5发弹仓,差得更远。不过,综合各种信息来看,洪钧最初为张之洞订购的,应该就是毛瑟M1871/84型步枪的生产设备。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7、汉阳兵工厂设备一应来自德国。19世纪德国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访问武汉,曾视察汉阳兵工厂。

不过,到了第二年(1891年),张之洞不知道是受了谁的“科普”,了解到欧洲各国已经普遍开始换装8毫米以下口径的新式步枪,原订的毛瑟M1871/84型11毫米步枪已经被淘汰。于是,他再电新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许景澄,要求改订新式“小口径枪机”。对这种小口径步枪的要求,还是和以前一样:德国陆军的现役装备。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8、汉阳兵工厂厂房。

这个时候德国陆军使用的步枪是Gew.1888式步枪,又称“委员会步枪”,也是德军在受到宿敌法国装备8毫米的小口径勒贝尔步枪刺激之后,突击赶工出来的第一种小口径步枪。当时,德军专门成立了一个“步枪试验委员会”来研制和确定新式步枪,而大名鼎鼎的毛瑟公司这个时候还不像后来那么“说一不二”。委员会考虑到毛瑟公司此前研制的盒式弹仓失败,在M1871/84上使用的管式弹仓又太不方便,但德国陆军对于新枪的需求又很迫切,再加上出于避免完全受毛瑟公司左右的考虑,委员会干脆整合各国现有技术,在短时间内就搞了个“大杂烩”式的步枪出来,这就是委员会步枪。

委员会步枪的枪机虽然也采用了毛瑟公司发明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原理,但在结构和外形上更类似于奥地利的曼利夏步枪,弹仓也借鉴了曼利夏步枪的5发弹仓,并同样采用漏夹装弹;枪管膛线直接仿制了勒贝尔步枪的;新的无烟发射药步枪弹则是由瑞士设计的7.92毫米无底缘瓶颈弹改进而来。正因为采用了各国的成熟技术,委员会步枪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但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这个枪跟毛瑟公司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连生产都没有毛瑟公司什么事。而且,由于该枪毕竟是第一代小口径步枪,问题不少,因此,仅仅装备了十几年就被毛瑟公司的M1898系列步枪所取代。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9、毛瑟M1871型单发步枪。

不过,当时的清廷上下对这一点却懵懂得很。由于德国陆军此前的M1871步枪和此后的M1898步枪都是毛瑟公司的产品,所以清廷中很多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德国步枪都是毛瑟公司一家包办。德国商家也乐得鱼目混珠,把德军换装下来的委员会步枪号称是毛瑟公司最新式步枪卖给中国。张之洞也是这些“傻傻分不清”的人中的一个,一看是德军现役装备,立马拍板引进仿制。在他此后对清廷的呈文中,均以“毛瑟小口径快枪”来称呼自己拍板引进仿制的这种步枪,甚至以“毛瑟”来代称步枪。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0、张之洞最初想引进的拥有8发管状弹仓的毛瑟M1871-84型11毫米步枪。

从备选到唯一选择

湖北枪炮厂的建设并不顺利。由于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张之洞本人此前有从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所以建厂过程中状况不断。从地基平整到道路建设,从厂房用砖的来源到造枪原料的选择,从造枪设备的安装到零配件的补充……基本上,每一个环节对张之洞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已经跟李鸿章公开叫板的情况下,张之洞咬着牙也得把这个厂建起来,不然打脸的感觉实在不好受,但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

从1890年选定湖北枪炮厂的地址,一直到1894年,经过4年的努力,湖北枪炮厂终于基本建设完工。但当年6月,制枪厂不慎引发大火,房屋设备全部烧毁。重建过程中,又多次发生各种意外,甚至连拉铁料的大转轴都折断了,算得上是诸事不顺。直到1895年5月,制枪厂才重建完成,并开始试生产步枪。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1、“汉阳造”的最终原型是德国Gew.1888型“委员会步枪”,口径7.92毫米。

湖北枪炮厂正式开始生产步枪的时候,恰逢甲午战争刚刚结束。据办理建厂事宜的蔡锡勇估计,产量大约为月产步枪600支、子弹日产2.5万发,虽然这个数字在当时中国各地的兵工厂中已经堪称翘楚,但张之洞却仍不满意。他在1895年6月2日给蔡锡勇的电报中提出,“须每月实能出双管小口快枪三千支,每月实出无烟弹三百万颗。”这个目标可谓远大,相当于年产步枪3.6万支、步枪弹3600万发,但事实上直到近40年之后的1932年,汉阳兵工厂才达到这个水准。

除了对产能不满意,张之洞对于产品也不算满意。四五年的建厂过程中,来来回回的折腾也让张之洞从一个纯粹的“军盲”变得总算有了一些基本认识,他也意识到,自己拍板引进的Gew. 1888委员会步枪算不上什么“最新锐”的装备,于是又开始谋划引进更好的目标。在1895年7月17日给蔡锡勇的电报中,张之洞提到扩建枪厂的事情时,要求蔡“速询明洋匠,小口毛瑟枪以何式为最新?”但他也总算不再是当年的纯外行,同时也要求蔡了解清楚“如新添枪机,与汉阳原机出枪口径、机簧略有参差,原机可就新机改造一律否?”蔡于次日回电,称了解到西班牙的1893年式步枪是最新样式,但与现有设备所造枪支从口径到机簧都不一样,设备需要大改,而且还得等新的设备到了以后才能参照修改。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2、“委员会步枪”的5发弹夹。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3、“委员会步枪”在德军中装备时间不长,就被后世经典的毛瑟M1898型步枪所代替。

事实上,蔡锡勇所说的“西班牙1893年式步枪”倒真的是毛瑟的产品。毛瑟公司在德军选用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委员会步枪之后大受刺激,开始发奋图强,在为人诟病的枪机、弹仓等方面作出不少改进。1893年式步枪就是这些改进以后的成果,可以说与后来的经典名枪M1898式步枪已经很接近了。但这种枪毕竟还是过渡型号,而且使用的又是7毫米这个不为德军接受的口径,因此,主要装备了西班牙军队和拉美一些国家。而这与张之洞一心追求德军现役装备的愿望显然无法协调,所以,此后张再也没提过更换型号的事情。

1896年,开始正式生产的湖北枪炮厂一共造出了1300支仿制的委员会步枪,基本上达到了江南制造总局的水平,这也让张之洞更加有了和李鸿章叫板的底气。此后数年里,只要是提到军工厂,张就一定会把江南制造总局拿出来和自己的湖北枪炮厂对比一番,得意之情,可见一斑。而湖北枪炮厂(1904年改名湖北兵工厂)也确实给力,从1895年到1901年,该厂共生产22500支步枪,其产能冠绝全国。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4、汉阳兵工厂曾经打算仿制“西班牙”毛瑟M1893型7毫米步枪。

不过,虽然张之洞不打算换枪型,其他人却还有这个想法。这主要也怪委员会步枪本身问题多多。比如,由于闭锁装置的问题,该枪容易炸膛;底部敞开式的弹仓容易进入异物;漏夹在装弹时必须一起装入弹仓,子弹打完后才能退出,这就导致无法随时补弹。最重要的,委员会步枪使用的子弹是圆头弹,而此后各国的主力步枪基本都是使用尖头弹。两者相比,圆头弹的初速、射程、杀伤力都弱于尖头弹。德国自用的委员会步枪后期基本都经过改造,可以发射1898型步枪的尖头弹,而中国做此类改造要到很晚以后了。

1907年,清政府向德国又订购一批步枪,毛瑟公司以出口智利的1904年式6.8毫米步枪为基础,为中国定制了一批“特供版”。经过试用,清政府认为,6.8毫米口径步枪的后坐力更小,更适用于中国士兵,于是打算引进回来,替换掉委员会步枪。但这时已经是清末了,清政府既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承担改造设备的费用,人心的混乱也让各种工作陷入了停滞。于是,湖北兵工厂就继续按部就班地生产委员会步枪,这才造就了半个多世纪里名声显赫的“汉阳造”步枪。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5、德国毛瑟公司曾经提供给中国一批毛瑟M1904型6.8毫米步枪。

见证了每一个大事件

要说湖北兵工厂完全照抄委员会步枪也不尽然。事实上,中国的技术人员从仿制伊始就对原型枪做了改动。原型的委员会步枪在枪管外另套了一层钢管,也算是为了解决该枪容易炸膛的问题,该枪也因此被称为“老套筒”。而湖北兵工厂则取消了这一外套的钢管,相应地加厚了枪管,枪管外径也从13.4毫米加大到14.8毫米。此前有资料称该项改动是1904年完成的,但据相关原始文献证实,湖北厂在最开始生产“汉阳造”时就已经取消了套筒。张之洞在1897年11月的一份咨呈中就曾提到:“汉厂快枪。均仿德国小口径新毛瑟式,惟将套筒改作单筒。”

此外,1910年,又为“汉阳造”增加了上护木,并将原委员会步枪的直立式表尺式样改良为固定弧式,其分划也从5-20改为1-20。此后生产的“汉阳造”形制基本固定,其主要性能为:全长1250毫米,全重4.06公斤(不含刺刀),枪管长740毫米,口径7.92毫米,子弹初速60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6、身背“汉阳造”的中国士兵。

这些性能在当时清军使用的五花八门的步枪中可谓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湖北兵工厂的产能和质量都保持得相当不错。清政府陆军部甚至还在1907年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并特意指出: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因此,“汉阳造”当年在各路新军中使用得相当广泛,从1895年到1909年,湖北兵工厂共生产了约13万支马步枪,基本都被分配到新军中去,这也让“汉阳造”成了辛亥革命中的主力枪械。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7、“汉阳造”将原委员会步枪的直立式表尺式样改良为固定弧式。

据当年新军士兵的回忆,当年湖北编成的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显然就是“汉阳造”。而此后,革命军与北洋军之间的战斗,“汉阳造”毫无疑问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今,位于武汉的辛亥革命博物馆门前的雕像中,新军士兵手上拿的就正是“汉阳造”。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8、“汉阳造”步枪成为清朝末年的标准步枪,也是后来大革命中使用最多的国产步枪。

辛亥革命之后很快进入了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为当时中国设施最完善、产能最高、质量最好的兵工厂,不管哪一路军阀控制汉阳兵工厂,都会极力维护,并想方设法提高其产量。1915年,北洋控制下的汉阳兵工厂月产步枪可达1650支。1920年9月,兵工厂奉令代造各省订购械弹步枪,每日步枪产量增至120枝,加开夜工可出80枝,一日共可生产200枝步枪,产量相当惊人。但也正因为如此,“汉阳造”成了军阀混战的重要工具。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19、“汉阳造”的枪管与机匣,枪管是拧在机匣上的,机匣过去也叫节套。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同年,北伐军攻占武汉,汉阳兵工厂也落入了国民政府的手里,开始为国民革命军供应武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筹划起义,而参与南昌起义的部队有不少是从湖北调动过来的,其中自然有不少装备了“汉阳造”步枪。因此,南昌革命中,“汉阳造”又成为了共产党人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的重要工具。正因为如此,现在南昌市的南昌起义纪念碑上,还有一支“汉阳造”步枪的浮雕。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0、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很多都是使用“汉阳造”。

尽管到了1935年,国民政府引进了德国毛瑟M1898步枪的改进型号M1924加以仿制(型号定为“民国二十四年式”),准备用来替换现有的各种步枪(包括“汉阳造”),但由于此后不久全面抗战爆发,枪支损耗速度骤然加剧。

据统计,8年中平均每月损耗步枪8368枝;而8年中,后方各兵工厂平均每月生产步枪只有5675技,占损耗数的68%。这种情况下,一切产能都必须被发动起来,已经老旧的“汉阳造”也只能继续生产,保证中国军队的基本供应。哪怕是兵工厂一路向西,搬迁到了四川,生产也没有停止。这一开动起来就到了1944年,直到大量的美国援助武器进入中国,生产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汉阳造”才停产。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1、到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中国士兵仍然在使用“汉阳造”。

如此长时间的生产自然带来了巨大的产量,49年中,生产出来的“汉阳造”总数超过108万支,虽然与莫辛纳甘、春田M1903等经典步枪动不动上千万的产量不能比,但却已经是旧中国产量最高的步枪了。

相比较之下,被寄予厚望的民国二十四年式步枪的总产量也只有40万支左右。所以,抗日战场上的主力枪械,除了缴获的日本“三八大盖”之外,当数“汉阳造”排第一。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抗战文艺作品,以及所有的抗战博物馆、纪念馆中,“汉阳造”也是“出镜率”最高的武器。以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周边的浮雕上也能看到不少“汉阳造”的身影。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2、八路军战士使用“汉阳造”步兵训练。

此后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由于中国自己的军工生产水平有限,“汉阳造”这种老枪不得不仍然承担起主力步枪的责任。当然,到了朝鲜战争的时候,由于弹药供应困难,“汉阳造”已经很少出现在一线部队了。再往后,“汉阳造”在退出军队现役装备之后,还被转交给民兵,又顶了很长时间。

所以,说“汉阳造”是跨越了清末、北洋、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时期,见证了一切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代名枪,一点也不为过。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3、抗美援朝时期我军部队仍然少量装备“汉阳造”,但由于弹药体制问题,最终很快退出了一线部队。

你知道汉阳造吗?清末军盲张之洞引进生产,半个世纪造枪108万支

24、70年代解放军战士在给民兵讲解射击要领,手中拿着“汉阳造”,已是大半世纪前的老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