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诗经中的《葛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是用倒叙手法,值得看一下

诗经中的《葛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是用倒叙手法,值得看一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5 09:06:29
阅读:

《诗经》包含三大部分《风》、《雅》、《颂》,其中《风》就是《国风》,是当时各地民歌的汇总,也是整部诗经中最富于情趣的部分。后人将《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成为“风骚”,后世人用来指代文学,更形容某人在文学方面有巨大造诣。 清初诗人赵翼的《论诗·其二》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是此意。

《周南》是《风》中的一部分,诗歌的发源地是今天河南和湖北交界的地方,也是当时周公旦及其子孙的领地,在当时是生活比较富裕的地区之一。所以《周南》中的民歌很多涉及到婚娶、思恋、出游等内容,富含生活气息,可读性很强。



诗经中的《葛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是用倒叙手法,值得看一下

这篇单说《周南》中的第二首,即《葛覃》。这是一首描写出嫁的女子要回家看望父母时的喜悦心情。

葛之覃(tán)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qī)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jiē)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zhǐ)为绤(xì),服之无斁(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wù)我私,薄澣(huàn)我衣。害(hé)澣害否,归宁父母。

还是来逐句欣赏吧。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是一种蔓生纤维类植物,可以做成织布,这一点上倒是有点像麻。覃是形容词,是蔓延伸长的意思。传说葛这种植物从叶子到根部末梢可以达到二十步那么长,曲折蜿蜒。

施也是蔓延的意思,不过用作了动词。“中谷”是倒装句,正确顺序是“谷中”,即山谷之中。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很常见,比如著名的《诗经·王风·黍离》有一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里的“中心”就是“心中”的意思,后面还有很多处都这么用。

维,是语气助词,也可以解释成“其”,“它的”意思。萋萋是茂盛的样子,还有一处例子是唐代诗人崔浩的《黄鹤楼》黄鹤楼中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前面三句是“赋比兴”中的“兴”,也就是借物抒情,睹物思情的手法。用葛根长在此处,而枝蔓长在彼处指代女子生在家里而生活在别处,为思念亲人埋下伏笔。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黄鸟是黄雀,于字也是语气助词,喈喈是鸟鸣叫的象声词,叽叽咋咋的意思。这句也是“兴”的手法,用鸟儿的鸣叫指代一家人团聚的热闹情景,或者说是看见了鸟儿鸣叫,想起了家人在一起的欢乐。

翻译一下:葛藤漫长的在谷中生长呀,叶子茂盛根儿壮。黄雀欢快的在灌木丛中鸣叫呀,飞翔跳跃家门旺。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莫莫,也是指植物茂盛的样子,并且还有点成熟的意思。这句与上面首句结构一样,意思相近。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既然成熟了,就该收割啦,所以刈是用镰刀割的意思,濩使用热水煮的意思。这是用植物制作布料的过程,我们现在用麻制作麻绳,或者用蚕茧抽丝也都要有煮这个环节。

絺是指细葛布,绤是指粗葛布,根据材地和需要,被制成了不同布料。斁是厌倦、讨厌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做成粗布还是细布,这样的衣服穿起来都好,都不会厌倦。我每次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起《西游记》女儿国中猪八戒的一句话“粗柳簸萁细柳斗,世上谁嫌男人丑”,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

翻译一下整句:葛藤漫长的在谷中生长呀,叶子繁茂已成熟。收割回去用水煮,制成粗布和细布,样样穿着都舒服。

诗经中的《葛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是用倒叙手法,值得看一下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到了这句才说到主题上。这里的“言”字是语气助词,也没有实际意义。“告”就是告诉,“师氏”是古代离婚没有孩子的老妇人,专门在大户人家里,管理小丫鬟,教导闺女们女人礼仪的保姆。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容么么就是一位“师氏”。 “言归”就是请假回家的意思。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回家前自然要做一些准备,其中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带上干净的衣服,所以要洗衣服。薄也是语气助词,污是去除污垢的意思,也就是洗衣服的意思。私,指的是内衣,后面的衣,指的是外衣,这里泛指衣服。澣也可以写成浣,也是洗的意思。估计是归家心切,也可能是攒的脏衣服太多了。所以洗着洗着就没什么耐心啦。害通曷,是“何”的意思,否是不的意思,这句就是说有的洗了,有的没洗,或者有的洗干净了有的没洗干净。管它呢,不洗了,回家探望父母去了。“归宁父母”这四个字在诗经中也常见,指的是“归家问安宁与父母”,就是向父母问安。

在翻译一下这句:要洗洗我的小内衣,还要洗洗我的大外衣。洗来洗去不耐烦,收拾好后回家转。

诗经中的《葛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是用倒叙手法,值得看一下

这首诗从内容上讲,几乎就是古代版的民歌《回娘家》,从一开始的滕蔓生长,到收割劳动,再到织布浣衣,可以想象这个女子离家时间已经很久了,起码几个月没见到家人。所以最后也不关心衣服是不是都洗干净,赶紧回家才是最重要的,把思念双亲的心情写的淋漓尽致。

从写作手法上来讲,第一段是“兴”,后面两段都是“赋”。所谓赋,就是陈述事实。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要写回家“归宁父母”,但是一直采用倒叙手法。为了回家而洗衣,为了洗衣而制衣,为了制衣而织布,为了织布而收割蔓草,这些情节环环相扣,把一个回家的过程撑的慢慢悠悠,拉长到了好几个月,甚至是好几年,最后再点出中心句,整个感情集中一点爆发。

《葛覃》的这种倒叙手法在此之前没有见过,在此之后络绎不绝,堪称开一代先河,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