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南怀瑾九句话,十个看完,九个开悟

南怀瑾九句话,十个看完,九个开悟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7 12:18:15
阅读:


南怀瑾九句话,十个看完,九个开悟



(一)


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

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

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

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

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

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二)


澄澈到底,做一个自然人

人,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

来非自愿,去更非本意,几十年光景,稍纵即逝。

因而,还是卸下面具,放下包袱,像毕希纳所言:

人啊,活得自然一点吧!我们应该像一朵云,

具有云的飘逸,是否下雨总是那样飘逸。

(三)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

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用文学上的话来描写,一个人的一生呀,

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这才是真正的成就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认识。

(四)


与其求好的结果,不如求好的开始

佛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对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

因里头就含有果,普通人要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

所以菩萨怕因,不轻易种因。

比如两个人讲话意见不合,彼此态度开始不对,

自己都不晓得自己情绪变化,不高兴就摆出脸色,

这一来就有了因,人家反应的结果当然不好。

还有,跟人讲话先皱眉头,

本来很好的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你有时跟人开个玩笑,但后果怎样有没有想过?

言者无心,可是听者有意,别人不认为是玩笑。


(五)


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

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

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

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说:

“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

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

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佛。

南怀瑾九句话,十个看完,九个开悟


(六)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

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

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们,

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

如果明白了“具见”,

见到了“道”的道理,

我们人可以“自化”,

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

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七)


既学又思,不罔不殆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

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大师所描述:

“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

那么就是迂闰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

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

教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

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

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

他们有思想,有天才,

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

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八)


个性不是坏事,但没有修养,就会变成坏事

个性都不是坏事,但没有真正内涵的修养,

就都会变成坏事,每个人的个性长处不同,

或仁、或知、或信、或直、或勇、或刚,

但不管哪种个性,孔子告诉我们,

主要的自己要有内涵,有真正的修养,

学问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然后征服自己,把自己变过来。

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变过来,

否则就没有个性,没有“我”了,

每个人要有超然独立的“我”。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一个人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短处也是长处,长处与短处是一个东西,

用之不当就是短处,用之中和就是长处,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九)


不如人意,就是人生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

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

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

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