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国流传千年,成为我国的国饮,其实,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很多极富有诗意的名字,你听过几个呢?让小懂带你来看看吧!
看看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里怎么称呼“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经》。
槚,属于茶的一个别称,原来的意思是指楸树,诗经中有所记载,槚,苦荼也。
蔎,也是茶的一个别称,愿意指的是一种香草,茶有香气,用来形容之也不错,可能也是因为茶的香气,所以才有此别称吧。
茗,也为茶的别称,有人觉得茗与茶相同,也有人觉得茗与茶有别。在《资治通鉴》里郭璞曰:“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
荈,也是茶的别称,《玉篇·草部》认为,荈是“茶叶老者”。
除此之外,茶还有一些别的美称。
不夜侯:原文出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内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意思是喝了茶水之后,让人消除睡意,便封其为“不夜侯”,以表彰茶叶的“功绩”。
水厄:南北朝时期,茶有个代用语唤为“水厄”。喝茶为啥成了“水难”?
原来在晋惠帝司马衷时代有个叫王蒙的士大夫,此人特好饮茶。凡从他门前经过的必被请进去喝上一阵,不嗜茶者简直苦不堪言,又怕得罪了主人,只好皱着眉头喝。久而久之,士大夫们一听说“王蒙有请”,便打趣道:“今日又要遭水厄了!”
酪奴:南北朝时期,南方人饮茶风俗盛行,而北方民族则称茶与奶酪为奴。
大战期间,南齐秘书丞王素投归北朝。刚刚北上时,他从不吃羊肉和奶酪,经常吃鱼喝茶。
多年后,北魏孝文帝设宴。王素居然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便问:“爱卿是南方口味,以你之见,羊肉和鱼羹,茶水和奶酪浆,哪一个好?”
王素答道:“羊是陆地上最好。鱼则是水族第一,都是极好的。如果凭借味道比较,羊肉就好比齐、鲁等大国,鱼就是邾、莒小国。茶最不好,只配给奶酪作奴隶。”孝文帝听后,大笑。
瑞草魁: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于是瑞草魁便成为了茶的一个美称。
麒麟草:这是盛唐科举时对茶的美誉,借以寓意祝福,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引发文思。
涤烦子:唐朝人认为茶是可以洗去心中的烦恼,帮助止渴的饮料。
唐代诗人施肩吾诗中写到:“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借此说明饮茶能够洗涤烦闷与困苦,所以涤烦子这样精准又俏皮的名字就落在了茶叶身上。
苦口师:晚唐时期,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若无睹,急呼要茶喝。所以,仆人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尔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漏影春:漏影春其实是一种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流行于宋代的玩茶方法。
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大意为用绣纸剪出镂空的艺术形状,铺在茶盏中,撒上茶粉后取出绣纸。再用其他的食材摆出一张精美的茶画,观赏之后用沸水激荡冲饮。因此,茶在宋代的一段时间便唤作“漏影春”。
忘忧君:元朝时期,蒙古人入主中原,汉人中士大夫阶层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该归隐的归隐,不事权贵,写诗喝茶便成为了生活之中唯一的乐趣,以茶解忧,因此也得了一个忘忧君的美称。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上一篇:千家诗有多少首诗_千家诗五言绝句
下一篇:李清照的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_郎溪县特产
茶叶的称呼最多的是( )_茶又称什么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_品茶阅读理解答案
饮茶的别称_茶的美称有哪些
茶水的别称雅号_品茶的别称雅号
茶汤的别称雅号_茶水的别称雅号
关于茶的雅号_茶的别称和雅称
有内涵关于茶的名字_名茶的定义